分类: 解小邪的邪言邪语(写作及其它) |
最近韩寒和"著名的文学评论家"白烨吵得不可开交.
做为一个写过两本书的年轻人,作为接触过一些评论家的年轻人,我想,我大概可以说一些话.
前段时间,我要出一本书.出版社当时看到了商机,当然个中商机我就不必多言了.出版社马上给北大著名的评论家某某人打了电话,对方当即答应写评论.出版社的人说,我们合作过很多本书了,所以根本没问题.
后来,因为我自己把那个商机给弄丢了,所以,书搁浅了.看到无利可图,出版社就撤退了.
当时的感觉,任何一个所谓的圈子都是一个赛着一个地黑.
我看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无论是文坛还是娱乐圈的所谓发布会或者是作品讨论会,我坐在下面,感觉两个字,无聊.
虽然韩寒语言过激,可能很多人觉得不雅,但是他说得没错,在作品研讨会上,那些评论家们说得自己都不知所云了.什么词怪就说什么,还自创,创造出来还洋洋得意.
我看到,在一些作家的作品研讨会上,有说话的,那是拿了钱多的,必须要说的,通常说的这个人也一定是地位挺高的,给人感觉有权威.那些默默到场却不说话的,通常是拿钱少的,想说,又觉得掉价的,心里大概想着,给这么点钱,来了又不说,真是闷着难受啊.他们大概也会想,有一天也会出头的,只要等待.
他们评论某某人的小说,说这里缺陷了那里不好了.可是写文章的人不需要套路,不需要理论支持.人家写得时候就是那么写的,有什么好评的.还有人研究鲁迅的东西,"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 对这两棵树就研究开了.还有研究曹雪芹的,把人家往自己的思想里扣.可是谁知道鲁迅和曹雪芹们当时是怎么想的?这种研究实在是自做多情.
最近还出北大的旁听生周之金.周之金又怎么样,难道他说错了?他在<我为什么不要考大学>一文中说到教育,他说"纯粹为了上一个大学而拼命的去学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那简直就是对自己犯罪。"我们看看大学里的学生,有多少不是在强迫自己上的大学.上的不喜欢自己的大学.
可是那么多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那么多失业的那么多啃老族,是谁的错,学生族们学习了,他们从小就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照着做了,可是结果呢,他们自己也迷糊.他们竟然失业下岗成了啃老族.
前几天接触了几个大三大四的大学生,他们都说最近忙着找工作,工作难找,怕找不到.学也不上了.可是毕业证照拿.跟老师打个招呼,能过就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老师不愿意结仇,学生拿到毕业证,大家皆大欢喜.难不成迈进大学门,就等同于可以大学毕业证了?
还有接触到几个大一的学生,他们就觉得迷茫.大学原来是这样的.每天就是谈谈恋爱,去KK歌,游山玩水.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关于未来,他们说,那是以后的事.谁也不去想.难道大一大二就是糊涂着过日子.
我佩服周之金敢于指出时事弊端,我佩服韩寒敢于冒文坛之大不韪,相信很多人被他们的语言刺激得肝颤.肝颤也好,中国太缺少能让这些人肝颤的人了.
向韩寒周之金们致敬!
前一篇:翡翠痕第二章这一路上(中)
后一篇:心血来潮 自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