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张某,男性,43岁。3年前,购买有重疾险及住院医疗险。其中重疾险,年交保费3440元,住院医疗险年交保费1820元。2009年年初因心脏病入院,实施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也就是放了支架,共放置2个支架),住院7天,共花费66000元。因该病不属于重大疾病保险赔偿范畴,重疾保险不予理赔。但因为有住院医疗保险,从保险公司获得了59400元报销。自己仅承担6600元的负担。重疾险继续有效。
随着医疗成本的越来越高,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老百姓对健康风险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健康风险是自留还是转移?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倾向于选择后者。毫无疑问健康保险是目前最有效的转嫁健康风险的方式。
从健康保险的定义上的讲:它是指在保险期间内以被保险人身体为标的,使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的一种保险。健康保险的保险费率与被保险人的年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险种包含:医疗保险
、疾病保险、收入保障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上述保险故事中张某所拥有的两种保险就是健康保险里“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两者防控健康风险的用途是不一样的。
目前市场上,多数老百姓往往对于重疾险关注度比较高,认为自己首先要防控重大风险,购买重疾保险就可以了。其实这是有悖于健康风险防控原则的。健康保险的选择顺序应该是先医疗保险后重疾保险,重疾保险一定是在有了医疗保险的基础之上购买的。
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先分析“重疾险”。2007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宣布了重大疾病险的定义,其中25种重大疾病被列入重疾险中,基本涵盖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重大疾病。各家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险有包含十几种的也有几十种的,其中最基本都是这25种大病。保险责任一般是在保险合同生效之日起(一般都会有等待期,等待期过后)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按照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合同效力一般也就终止了。也就是说重疾保险的理赔是完全按照合同里所包含的病种来理赔,如果患的病种不属于合同里的病种,不论
“病情多严重”, “治疗费多巨大”保险公司都不会予以理赔。
我们再看“住院医疗保险”,此类险种保障的是病人为了治病在医院里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是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或疾病经医院诊断须住院治疗时,对其入住医院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床位费用、药品费用、护理费用、诊疗费用、治疗费用、检查化验费用、手术费用),保险公司按一定的比例给付住院费用保险金。也就是对住院期间所花费的医疗费用给与报销或者补贴。报销的依据跟所患的病种(免责的疾病除外)没有任何关系,不论是大病还是小病只要住院治疗就能予以报销补偿。生活中有很多的疾病都是需要住院治疗的,而且费用也非常高,但这些病种未必属于重大疾病范围。如前面的张某,如果他仅仅只有重疾保险,这次疾病的治疗费用就无法得到补偿。因为他还有住院医疗保险,所以住院的医疗费用能得到90%的报销,重大疾病保险继续有效。
所以,我们在给自己选择健康保险时,一定是先选择保障面最广泛的,先防控发生机率高的风险,比如住院医疗保险,住院津贴保险等;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选择某些特定高风险的防控,比如重大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如果财务允许两者最好都能保障了,如果暂时没有条件全部购买,一定要先选择住院医疗保险,等财务状况允许了再补充重疾保险。
本文系本人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发表于《大众医学》Sep.2009
陈克允
专业健康险资深专家
人保健康北分
区经理
工号:1101000035
电话:010-67162918
传真:010-67161377
手机:13699275190
Q
Q:32193356,179329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