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南社

标签:
杂谈 |
今天心血來潮,神差鬼使,上網搜"南社"。南社何許地?就是我的祖籍。一搜之下,發現南社現在已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且遊人進去須購買門票。多年沒回,故鄉變化竟是如斯巨大。
我原是廣東省東莞縣茶山鎮南社村人士。南社舊居,以前跟曾父親回去過兩三次,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算有一祖屋,以前四家共住,我們佔四分一,即佔其中一房。
那年,父親第一次領我們回祖屋,祖屋為青磚所建,父親強調是名牌高級建材。屋子依然相當結實,但沒什麼打理,裏面黑呼呼雜草叢生,房間裏放了一張古老大床和一些舊時缸瓦。
父親提起他小時候其中一房間住了一位叫"疴屁大嫂"的人,不知是否健在。由於老父閑時常常提起,加上名字獨特,所以對這位"疴屁大嫂"自小就有一種莫明的親切感。其時,一白髮老婆婆從門外探頭張望,迷迷惘惘與父親四目交投,良久,父親喜叫:"大嫂!!!!!!!"(父親甚懂人情世故,自動把疴屁二字省略)大嫂相當高興,父親孩提時已隨祖母去香港,一別經年,自是恍如隔世。疴屁大嫂說的是純正東莞話,我確實沒能聽懂幾句,只知道"料"是"玩",“sound索”是害羞或客氣,"打天雅"或"打天打雅"是神經病的意思。
一番問候,大嫂端來一碗白糖水招待我們。當時村裏條件不是太富裕,一碗白糖水已是珍品,現在回想,更感大嫂厚意,糖水一碗,盡表故人之情。時隔多年,已是幾番人事,今日上網,方只故鄉改變,鄉里小兒,散漫文章,以為紀念。
另,翻查南社史料,發現我祖輩威武,兒孫輩順便沾光。
ps:
據《南社謝氏族譜》記載,始祖原為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謝希良之子謝尚仁。後出仕南雄,南宋末年,時值國亂,由南雄徙居茶山南社現址。
南社崇文重教,才興丁旺。據謝氏家族後裔、南社村委會主任謝全坤回憶,謝氏老祖宗尚仁公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宋朝的地方官,分別擔任過廣東南雄州推官和南雄郡司馬。尚仁公37歲到南社來,雖然是給人擦皮鞋的,但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這一傳統代代流傳下來,因此南社村人才輩出,歷史上出了11個進士、舉人,29個秀才,其中有位先人還跟隨左宗棠南征北戰,被封為建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