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安全遊戲 |
電影”東京審判”裏面我演一個叫北野雄的日本人,他不是軍人,只是一個尋常的日本老百姓,原先的人物設定是:
因為日本戰敗,性情變得瘋狂暴戾,成為一個極端份子,更做出刺殺中國大法官梅汝傲的過激行為,最後死在亂槍之下。
戰爭把人性都扭曲了,原先劇本呈現是北野雄扭曲後的狀態,但我更感興趣的是扭曲之前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如果沒有戰爭,他是如何生活的?這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於是導演和我有如下的重新假設:
早稻田大學畢業,念文學,畢業後從事文化工作,偶爾發表一些文章。
中國記者肖南是他的大學同學,與好友芳子常三人結伴同行,愛到小酒館喝小酒聊天,談文學談人生。
如果沒有戰爭,他也會跟你我一樣,結婚生子,愛他的家庭,愛他的社會。
每天妻子都會準備好晚飯等他下班回家,在榻榻米的乾草香味底下透出了小家庭的温馨。陽光明媚的假日跟妻兒到郊外野餐,孩子在陽光底下的笑容使他下定決心努力工作。
好一副幸福的景象,他本來就是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正常人。
但,因為戰爭,一切都變得不正常了。
一切都顛覆過來。這是一種徹底的毀滅,把過去種種本來幸福的都毀掉,包括事業、朋友、家庭更重要的是信仰和信念。
物質上的破壞可以再重建,精神上的破壞是無法彌補的。當一旦發現原來上帝等同於魔鬼,要麽絕望迷失,要麽索性以魔鬼的旨意行事,不幸地,北野雄選擇了後者。悲劇。
戰爭毁掉了別人的家園,也毀掉了自已的家園,何其無知,何其殘酷!
我腦海裏面老是出現那麼的一個画面,就是在一個沒有戰爭時空,北野、肖南和芳子在一相熟小酒館喝酒,酒酣耳熱,談笑甚歡,聊著文學、聊著藝術、聊著往昔種種。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電影”東京審判”的方向是客觀地呈現歴史的真相,同時亦透過北野雄這個人物客觀地反映出戰後日本老百姓的心態,他們不是戰爭的始作俑者,他們其實也是戰爭的受害者。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定位,接拍之前跟高導演素未謀面,但憑他這番話,我相信他,結果証明我們的決定是對的。
(完成於2006愚人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