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相法评论坛诗词(三)
阿里山
作者:史金发
宝岛攸游阿里山,瑰奇秀丽不一般。
香林深处瞻神木,吴凤公园仰宿贤。
赏景闻声火车上,品茗拾韵彩云间。
如诗如画如桑梓,圆梦归根望岳还。
【评】览景诗不好写。该诗采用赋、比的表现手法,写游阿里山的景和情。首联说到阿里山游玩,那里的景色“不一般”,是“瑰奇秀丽”的。接下来中间二联具体写景。结句归到游览后的感发。丛架构看,层次清晰,语言好懂,抓住了阿里山的主要特点来写,重点突出。但笔法上都是概念性的叙述,缺少具体鲜明的形象描写,读后感觉平淡,给人印象不深。“瑰奇秀丽”“如诗如画”等词显得空泛。可再斟酌。(2022-05-03)
沁园春•长城
作者:张庆东
千古奇观,首论长城,巍巍孤雄。数始初一楚,大兴秦统,败亡两宋,锁固明终。彻贯东西,挽牵南北,据险悠悠建伟功。倚天立,保河山安好,扛起荣隆。
时迁华夏和容。血浓水、人民相紧融。看友团慕拜,朋圈恭贺,五湖名响,四海推崇。世界中央,追寻探究,逐梦高歌大道从。初心记,有领航舵手,路带皆通。
【评】该词抒怀。上片从纵的视角,写出了长城的建设历程及所发挥的“保河山安好,扛起荣隆”历史作用和建立的功绩。下片从横的方面写“长城”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内涵。长城不只是“五湖名响”,它有独特的的象征意义。在现代,
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顽强精神,勇于克服困难时团结一致的毅力和决心,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在对面外敌入侵时一致对外的决心和永不放弃的毅力。脉络清晰,思想性强,写作上注意情景结合,很好地表现了 主题。(2022-05-03)
长城
作者:董雪琼
万里傲姿存,千年华夏根。
临寒经雨雪,挡恶守家门。
情系山河貌,胸怀日月魂。
凶狼如犯我,叫尔不留痕。
【评】写长城,首句“万里”从空间着眼,次句“千年”从时间上用笔,开篇两句交代了长城的基本特征。“临寒经雨雪”是经历;“挡恶守家门”是历史作用。后半抒情,写出了长城“御敌”的军事意义:镇守河山,胸怀日月,敌若入侵,必将歼灭。表现了昂扬、豪迈之情。该诗主题集中,写作上注重形象性,章法上富于变化,尤其结句铿锵有力,读后令人振奋。(2022-05-03)
沁园春•长城
作者:孙永和
别却昆仑,突兀临洮,逶迤向东。越草原荒漠,奔腾浩渺,悬崖绝壁,盘踞凭空。隘口亭关,堠台雉堞,似玉垣银阙雪宫。龙头报,勃海终点到,傲视汹汹。
长城如此恢洪。记千古英雄万世功。自大秦大汉,君王黔首,列朝列代,将士民工。烽火狼烟,黄沙白骨,鼓角旌旗满弩弓。龙裔梦,听国歌唱响,气贯长虹。
【评】上片写长城绵延万里之形,“逶迤”、“奔腾”之貌,越“悬崖绝壁”、“盘踞凭空”之势;下片写长城的建造和在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写法上采用倒叙笔法,从形象入手,先写呈现在眼前的壮观景象,再写为什么造、怎样造长城,叙述长城的来历,这样写造成视觉冲击,更有艺术效果。整首词,语调高昂,气势雄浑,表现力强。( 2022-05-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