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西野牡丹

(2011-12-05 10:55:33)
标签:

摄影

花卉

杂谈

分类: 花花草草

   深秋时节,最令人心仪的就是家里花圃那株“巴西野牡丹”。传说中紫色是最高贵的颜色,野牡丹花瓣那柔美的紫色,使人有悦目浪漫而富含艺术气息的感觉,因此笔者亦常用它检测数码相机的色彩表达能力。

   但是,数码相机表达紫色却是一个“弱项”,有些相机甚至在白平衡准确的情况下也常会将紫色拍得偏蓝,这是由于现在感光器CCD/CMOS设计采用马赛克结构缺陷所导致。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由一个个像素点组成,像素只能区分光照强度并不能区分颜色,得到的仅是灰度图。为了区别出不同的色彩,在像素点上面加上红、蓝、绿不同颜色的滤镜;透过滤镜之后,像素点检测到这种单色光的强度。目前主流的CCD/CMOS设计结构靠相邻的2个感绿光像素、1个感蓝光像素、1个感红光像素,通过特定的算法计算出每个像素点的实际颜色。
   显然,这种“猜”色彩的办法,就很可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现猜测失误。紫光位于可见光谱的远端,在猜测的时候很容易被当作蓝色处理掉。这就是数码相机在拍紫色时经常会把它当成蓝色的原因。当然,数码相机的模/数转换器性能越好,则图像色彩正确还原能力越强,下图是笔者采用模/数转换器高达22Bit的宾得K10D拍摄的巴西野牡丹。

巴西野牡丹

巴西野牡丹

巴西野牡丹

巴西野牡丹

巴西野牡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完美月全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