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如草芥

(2007-03-26 20:54:00)
标签:

杂谈

生如草芥

http://img45.pp.sohu.com/images/blog/2007/3/26/20/24/112255e6186.jpg

这个电影很压抑,甚至残酷,讲的是一个搬运工爱上一个被男友逼迫卖淫的姑娘,结尾时候,该散的散,该抓的抓,不该死的死,随着敲木鱼的和尚超度声,看见这几个字:“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凯路亚克”。整个电影基调都用灰黄色,象黄连一样,苦涩的让人难受。

如导演所说,电影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纵深调度。偷窥视野、地下通道、胡同、戈壁滩、芦沟桥、信号台……这些场景都被导演拍的很有质感,笔者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主人公麦子从列轨逃窜时候遇见自杀诗人时候,远处的云、山、草木分外的有层次感,另外就是麦子求蝴蝶再给机会的雪地里,黑白灰基调犹如有历史年代的油画,班驳而且苍凉。而片中出现的在一些合理地方却不合理的符号化人物,例如胡同匆匆行人、打太极的老太太、吹唢呐的流浪汉、跳大神的众神汉,给我感觉略有大卫·林奇影象,或许这些龙套的生命连同电影中的主角,共同构成这个社会上微不足道的群体,才更符合导演想表达“草芥”这个意思吧。

本身电影音乐不错,据说主角麦子,本身就是诗人和音乐人,怪不得演戏时候犹如行为艺术一样夸张,而主要音乐元素——吉他,在本影片中颇美。在电影摄影、美术等形式上,平实自然,基本就是还原生活环境。笔者觉得片中所有演戏自然的就是扮演那妓女的演员了,另外还有一个风骚女人,剩下几乎所有主角身上你或多或少都能感觉到夸张、不自然或者浮于表面,有意思的是现场的宣传手册上,将电影的剧情说的很详细,也是笔者见到最详尽的电影介绍了,生怕观众放过任何一处细节一样。

导演王笠人集编剧、制片人于一身,看完电影后做了个交流,这个电影注定是不能在体制内生存了,我说他是和大多第六代导演一样,先来个在国外参赛,张扬自己电影的艺术个性,成功后再杀回本土,可惜导演不承认。不过不管怎么说,他确实功不可没,如果跟着体制走,电影的原创性和自主性就要大打折扣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看这个电影的过程会觉得非常的不爽、郁闷,因为它给你的最终结果是反思。

http://img45.pp.sohu.com/images/blog/2007/3/26/20/22/112255cd837.JPG

可喜的是《草芥》被从全球330个电影项目中被“纬隼矗竦2006年秋季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HBF奖金(和很多国外基金一样,HBF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富有才华和革新精神的电影导演实现其梦想),导演王笠人又在筹备电影《左青龙、又白虎》、《草台班子》,希望他以后的电影,能更成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