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像24年-3

(2006-07-28 00:56:00)
标签:

杂谈

第九届(1990年)  
  最佳影片 《飞越黄昏》  
  最佳导演 吴宇森 《喋血双雄》  
  最佳编剧 张之亮 陈锦昌 《飞越黄昏》  
  最佳男主角 周润发 《阿郎的故事》  
  最佳女主角 张曼玉 《不脱袜的人》  
  最佳男配角 梁朝伟 《杀手蝴喋梦》  
  最佳女配角 叶童 《飞越黄昏》  
  最佳新演员 江华 《但愿人长久》  
  最佳摄影 鲍起鸣 《不脱袜的人》  
  最佳美术指导 司徒卫镛 《不脱袜的人》  
  最佳动作指导 成家班 《奇迹》  
  最佳音乐 鲁世杰 《八两金》
  
PS:影帝周润发个人资料请参照第六届金像奖(1987年),这一届最值得一提的是最佳导演终于让吴宇森给盼到了,《喋血双雄》江湖中的黑白双刹,比《英雄本色》更成熟更完美,周润发+吴宇森终成为香港影坛的金字招牌。同为周润发主演,同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提名的电影是杜琪峰的《阿郎的故事》,而发哥也凭借在其中的出色表演第三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成为真正80年代香港影坛的霸主。在这一年,粱朝伟凭着《杀手蝴蝶梦》拿到了第二个最佳男配奖,开始了他的拿奖专家之路
  
影后:张曼玉  
  第九届、第十二届、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和第二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她可谓是得奖最多的金像影后。张曼玉生于1964年9月20日,1983年获港姐亚军,由参选港姐开始,从一个地地道道的花瓶,一步一步成为当时香港影坛一个新的影后,看张曼玉十年影集,渐入佳境,起始是花丛中的一朵嫣红,最后变成最精萃的一滴金黄色的花蜜,所谓美女,是时光雕刻成的。她除了五次获金像奖外,四次获台湾金马奖,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员奖,以及戛纳影后。她是华人电影的一个骄傲。

第十届(1991年)  
  最佳影片 《阿飞正传》  
  最佳导演 王家卫 《阿飞正传》  
  最佳编剧 陈文强 《庙街皇后》  
  最佳男主角 张国荣 《阿飞正传》  
  最佳女主角 郑裕玲 《表姐?你好》  
  最佳男配角 吴孟达 《天若有情》  
  最佳女配角 刘玉屏 《庙街皇后》  
  最佳新演员 刘玉屏 《庙街皇后》  
  最佳摄影 杜可风 《阿飞正传》  
  最佳美术指导 张叔平 《阿飞正传》  
  最佳动作指导 程小东 《笑傲江湖》  
  最佳音乐 顾家辉 戴乐民 《秦俑》  
  
影帝:张国荣  
  终于盼到了偶家哥哥这一届了,他的生平资料我在这里就不提了,来说说哥哥的金像情结,1991年张国荣第四次被提名为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虽然一部《阿飞正传》拍垮了一家电影公司,但它为王家卫带来了第一个小金人,也为张国荣带来了此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小金人,而这时的荣少却在万里之遥的加拿大。黄沾曾经盛赞张国荣非常具有体育精神,即便知道自己没有拿到奖,也会出席颁奖礼,以示支持,他自己也说《胭脂扣》那次别人看他穿得一丝不苟地来,都以为他拿定了,结果哪知他是输定了输给了洪金宝。(注:80年代香港的许多奖项都是将结果提前通知获奖人的,到了90年代为了增加刺激性,才改为现场揭晓)   
  PS:当然那年的最佳电影就是《阿飞正传》,除了三项大奖外,杜可风、张叔平也借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摄影与最佳美指,王家卫+杜可风+张叔平又一组黄金拍档。《阿飞正传》对于梁朝伟也意义重大,虽然只出现短短几分钟,但他自言使自己找到了突破点,千里马与伯乐,是谁成全了谁。

影后:郑裕玲  
  郑裕玲1975年考入“佳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主演《仙鹤神针》、《金刀情侠》、《名留青史》。1978年加盟无线电视台,担任“BANG BANG甘既声”节目主持人,1983年首拍电影《花城》,1987年与“无线”约满,全面介入电影界。1984年以影片《花城》获香港第三届电影金像奖新人奖。1988年以影片《星星月亮太阳>获第25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1990年以影片《表姐,你好》获第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DoDo生就了完全80年代早期无线电视演员的普遍长相,就是那种穿着连衣裙站在白布面前照了几张照片,然后被那时的盗版商拿去批量印刷然后制成挂历内页拿到内地成为千家万户墙上艺术品的那种。从1975年考入“佳视”艺员训练班开始,她就没有停止过工作。谁都知道她是一个为戏,准确地说是为钱拼命的人,认为钱才是人生最忠诚的朋友。舞台剧、电视剧、电影、主持、配音,甚至还有唱歌,DoDo从来不会因为担心形象遭到创伤而拒绝,无论是《警花出更》里漂亮严谨的Madam,还是《流氓大亨》里的闲情逸致,还有《八星报喜》、《表姐,你好哟!》里最经典的傻姑状,DoDo因为不懂拒绝,反而尝试了所有的角色类型,不经意之间反而让自己成了实力派演员。她肯定不是美女,经常我们还会把她和善于自毁的吴君如相提并论,并且她也快到了可以被人忽略性别的年龄,但人们却津津乐道她的绯闻,甚至黄子华的女友都因为吃醋而自杀。虽然DoDo化化妆就是标准的傻女人样,但她却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懂得用自损来解嘲,同时让人看到她的努力和勤奋。

第十一届(1992年)  
  最佳影片 《跛豪》  
  最佳导演 徐克 《黄飞鸿》  
  最佳编剧 麦当雄 萧若元 《跛豪》  
  最佳男主角 曾志伟 《双城故事》  
  最佳女主角 叶童 《婚姻勿语》  
  最佳男配角 关海山 《雷洛传Ⅱ》  
  最佳女配角 叶德娴 《与龙共舞》  
  最佳新演员 梁铮 《黑猫》  
  最佳摄影 鲍起鸣 《九一神雕侠侣》  
  最佳美术指导 奚仲文 《九一神雕侠侣》  
  最佳动作指导 袁信义 袁祥仁 刘家荣 《黄飞鸿》  
  最佳音乐 黄沾 《黄飞鸿》
  
影帝:曾志伟  
  曾志伟生于1953年4月14日,他即不帅也不高更不酷,甚至,连嗓音都那么难听。但这个男人,却一直在香港这个五光十色的弹丸之地,成就着属于他的电影事业。继第一次出演悲剧《双城故事》获得这一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后,曾志伟的电影之路开始畅通,《愈快乐愈堕落》里那个举着伞站在雨中的同性恋者、《甜蜜蜜》中那个暴死在纽约街头的豹哥、《半支烟》中那个失落了记忆的中年混混,1997年,他又凭《甜蜜蜜》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曾志伟在香港演艺圈沉浮30年,尝遍酸甜苦辣。近几年他又凭借《无间道》,再度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加之《江湖》的宣传造势,一时风头无两。  
  PS:在最佳男主角的竞争中吕良伟输给了曾志伟的《双城故事》,同时输给他的还有《纵横四海》的发哥、《逃学威龙》的周星星(其实这也是他第二次获提名,第一次是上届凭《赌圣》获得的)和《雷洛传》的刘德华。   
  随着《跛豪》当年的大映,人物传记片成为当时的风潮,随后就有《雷洛传》、《蓝江传》、《四大探长》等出现,而《雷洛传》也成为刘德华的一部代表作。   
  但当年使曾志伟登山影帝宝座的却是一部爱情片《双城故事》,由他和谭校长及张曼玉主演,可能是因为大家看怕了打打杀杀江湖风云,获最佳女主角也是一部轻喜剧《婚姻勿语》,这是叶童第二次封后,实力深厚,可惜后来转向台湾发展,曾是香港女星在台最高片酬,但露面次数越来越少。在那年的最佳影片争夺中,除了《跛豪》、《婚姻勿语》与《雷洛传》外,还有两部虽然没有得奖,却成为香港影坛的永恒经典,一部是吴宇森的〈纵横四海〉,一部是徐克的〈黄飞鸿〉,如果前面还有朋友说没看成龙的〈警察故事〉,这两部总有欣赏过吧,如果再没有,那么你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去淘碟。而徐克也凭借〈黄飞鸿〉终于拿到了最佳导演奖。其实那年的香港,有一个人,有一部电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绕过的,那就是由陈嘉上导演,周星驰主演的〈逃学威龙〉,虽然二人最终都没能问鼎,但在香港的人气却是数一数二的。
  
影后:叶童(个人资料请参照1984年第三届金像奖)

第十二届(1993年)  
  最佳影片 《笼民》  
  最佳导演 张之亮 《笼民》  
  最佳编剧 张之亮 黄仁达 吴沧洲 《笼民》  
  最佳男主角 梁家辉 《92黑玫瑰 黑玫瑰》  
  最佳女主角 张曼玉 《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 廖启智 《笼民》  
  最佳女配角 冯宝宝 《92黑玫瑰 黑玫瑰》  
  最佳新演员 袁咏仪 《亚飞与亚基》  
  最佳摄影 恒生 《阮玲玉》  
  最佳美术指导 朴若木 《阮玲玉》  
  最佳动作指导 袁和平 《男儿当自强》  
  最佳音乐 小虫 《阮玲玉》
  
  影帝:梁家辉(个人资料请参照1984年第三届金像奖)  
  影后:张曼玉(个人资料请参照1990年第九届金像奖)
  
  PS:让我们来看看这一年的最佳影片提名:《92黑玫瑰对黑玫瑰》、《阮玲玉》、《武状元苏乞儿》、《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笼民》,前四部每一部都风头十足,但最后获奖的却是张之亮的《笼民》,张之亮的镜头永远对准都是普通人,普通事,而这次他将香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搬上了银幕。《笼民》讲述的是一群象沙丁鱼一样聚集在破败笼屋中的老弱贫苦之人,而两位议员为了自己的竞选,许诺为笼民争取利益,却最终是引诱他们迁出笼屋;最终笼屋被强行拆迁了。张之亮运用了黑色幽默的手法,使影片笑中带泪。不能不提的是这部电影的一位主演是黄家驹。而张之亮自己也借这部电影击败了《92黑玫瑰》的陈善之、《阮玲玉》的关锦鹏、《苏乞儿》的陈嘉上以及《黄飞鸿2》的徐克,拿到了最佳导演。  
  这一届粱家辉再次扬眉吐气以《92黑玫瑰》夺得最佳男主角,他同时还有一片《棋王》获提名,风光再现。在男主角候选人中,还有《超级警察》的成龙和《审死官》的周星驰,但最后这位却不能不提。这位候选人自己就已是一部电影的最好题材,这一年他由于在《蓝江传》的出色表演而获提名,他是向华强,香港影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其实那一年,最难的恐怕是最佳女主角的取舍,虽然最后张曼玉以在《阮玲玉》中的完美演出第二次封后,并随后又夺得金马、亚太、柏林影展的后冠,成为国际级的巨星,但她自己的另一部《新龙门客栈》又未尝不是惊艳之作,而林青霞的《东方不败》又有几人能遗忘。  
  这一年又一位香港小姐引起了影坛的瞩目,她就是袁咏仪,一部《亚飞和亚基》将她送上了最佳新人的宝座。
上一篇:
下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房客
后一篇:金像24年-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