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是美国人,何是他的中文姓氏,他的英文姓大约是霍利菲尔德,总之是以H打头的,他曾写出来给大家看,但我没注意,因为没有必要注意,像许多在外企工作的朋友英文名叫顺嘴了,中文名反而不太有人提起,于是有一两回在酒桌上就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大家对在座的金发碧眼的老外以老何、小高相称,同时对个别黄皮肤黑眼珠在外企工作的朋友一口一个奥利弗或珍妮之类的,地球村时代,乱套了。
老何六十多岁了,但看起来四十多岁,他领着美国的退休金,在中国耍了好几年了,真是乐不思美。老何在美国有孙子,在中国有一个女朋友,最近刚结婚,他女朋友是中国人,在认识老何之前就有了绿卡,所以他们现在的婚姻不算跨国婚姻。
老何这两口子都爱运动,骑车、爬山一类,爱运动,这大概是美国的文化传统。大概是我骨子里的狭隘民族主义(或叫民族气节?)作怪,我对欧美发达国家崇尚运动的风气本来很不以为然,甚至上纲上线地认为,那是建立在对第三世界劳苦大众的剥削基础上的富人运动,但自打认识了老何,我的这种情绪受到了极大的压抑,甚至烟消云散了,因为这两年来,我没少跟老何一块运动,比如去外地徒步旅行就有好几次,我喜欢上了这样的运动,对老何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钦佩有加。老何不仅能吃苦,而且不怕脏,无论是住五块钱一夜被褥发粘的大车店,还是上屎尿横流臭气熏天的公共厕所,老何虽谈不上欣然接受,但至少从无怨言,这一点比同行的某些中国朋友还要强,而且就算是吃牛肉喝牛奶长大的,老何毕竟也六十多岁了,能跟我们这些岁数小他一半的人玩到一起,还应算不简单吧。
老何的汉语水平是这样的:他能听懂七成,但只能表达三成,所以大家在一起吃喝谈笑,老何总是温柔安静地在听,这倒很符合他们西方的古训:沉默是金。想及他在山野间的矫健步伐,简直又是中国古训“君子讷于言敏于行”的写照。
总之一句话:老何让我的“民族气节”完全作废,我想,那本来就不是什么非有不可的东西,而且最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