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一个和我们一起长大的词。
刚开始出现的时候,这个词有些象原子弹。社会的舆论一开始就赋予它了不一样的色彩,凄美而残酷。
为什么这么说?我的朋友程青松同志最近做了一个这样的纪录片《同志放轻松》,话题自然也就是——同性恋。青松是第一个在网络公开自己身份的同志,我想这个大家都知道。作为他的朋友,青松也希望我在不当着他面的时候说说自己的对同性恋的看法,也许他也是想知道我们这些朋友对他的和同志们的看法。
我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性恋朋友,他们都有着一个共性:善良。从一开始知道同性恋这个词后,我就没有对它有任何不同看法,我只是知道他们也在认真地生活、认真地爱,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同。其实,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那份幸福,只要他不危害社会。可是在这个有着几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国,对婚姻有着更改不了的传统定义。两个不相识的人因为相爱走到一起,成立婚姻家庭。最终那更改不了的定义: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正因为这些传统的、更改不了的观念,使得同志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舆论,所以他们付出的会更多、更真,也就更在意这段感情的纯洁和持久。难道这样不好吗?比起那些朝三暮四、象换衣服一样玩弄感情的人来说,我更看重前者。
多少年后的今天,虽然社会并不承认同性恋,但社会却已经默认了这三个字。
我只是真心的祝福那些真爱的人。
我视爱为命。不管这份爱被不被承认。
同志们,希望你们永远轻松、幸福。
(修改错别字陈变程,错了,改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