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学生杂志社的活动~ |
李开复在北京交通大学演讲同学提问
2005年9月22日,李开复老师在北京交通大学天佑会堂作了《选择的智慧》的演讲,这是他在诉讼有了初步结果,重新回来中国后在高校作的第一场报告,两层楼的礼堂爆满,走道两旁也挤满了站着听讲的同学。同学的提问和开复的回答都十分精彩。有个博士生说:我在交大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火的演讲!
问:李老师我想问一下Google今年之内在中国要招进一些比较年轻的人才是吗?我想问一下具体的时间和流程,我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准备?
答:好的,昨天我和一些记者作了这方面的交谈,你可以到网上找一些更多这方面的回答,现在简单的回答一下。
我们要做招聘的工作,这个应该是个好的征兆。我们在中国预期大概在工程研究院有50个名额,主要的要求是动手能力很强的非常优秀的计算机和软件方面的人才,如果说我们要特别要求什么,应该是非常平衡的计算机方面的高手,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其他方面有创意、好的数学背景、符合公司的价值观的人才我们都需要。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到我们的一个网站去看,但是这个我们不做广告,你用Google可以查到(笑声)。
问:开复老师您好!现在全球一体化,竞争全球化,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创新能力不够,缺乏品牌,很多利润都让外国的企业获得了,我们国家只能获得很少。国家需要人才,我们也不缺人才,可是那些跨国公司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挖去了太多的人才,尤其是像你们这样的精英,我看了篇报道说您对中国大学生有种神奇的魅力,也就是您能很轻松地把中国的精英招进跨国巨头,比如微软、GOOGLE。我身边很多人都在想外企工资这么高,我能不能去外企啊。我想如果这样持续发展下去,对中国是不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呀?
答:我觉得流失是双向的,进入了外企的人才最后又走进了国企或是自己创业,或流入了高校。
外企其实有很多的作用,他一方面可能挖走了很多人才,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很多的人才。这种培养的方式又是中国企业所没有的,所以我加入GOOGLE回到中国,并不是说我加入了一个外企,要把中国人挖到外企去工作,去帮外国人做事。GOOGLE是全世界我所看到的独一无二的创新的模式,我从来没有见过,也几乎不敢相信他会成功,但是他成功了,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学习的对象,我认为把这种创新的模式带到中国来,让中国的朋友也有机会体会这种模式,是很好的。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人才,昨天有记者问我是不是要做伯乐,要把中国的千里马都找去。我要回答的是中国的教育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中国很多毕业的学生从很多角度讲都很优秀,比如说编程的能力,基础扎实很好;但是从智商和情商的平衡看就比较欠缺,尤其在情商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来中国不是来找50匹千里马,我是希望找到50匹百里马,通过我的精心培养和公司的模式把他们培养成千里马或者是万里马,这应该是个独特的机会。
这些跨国公司的企业,最终也会有很多员工流失的。
问:开复老师您好,我是北京交通大学的MBA学员,今天是北京交通大学的第51期学术演讲,非常有幸能够听到您的演讲,现在想问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请您谈谈您的看法;第二个问题是请您对投身中国互联网行业的MBA学员提一些宝贵的建议。谢谢!
答:你这个可能快要考倒我了,因为说实在的研究不是很多,但是我给你一些回答:中国的互联网跟全世界都不一样,我们有特色。但是如果一定要做出一套完全不同的东西来,或者是认为外来者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结果,我觉得其实两者都太偏激了,我们要用中庸之道来看这个问题。
对中国互联网的机会,我觉得机会太多了。为什么美国是现在互联网的领导者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70年代美国的国防部提供了经费把美国的大学里的网全部都串了起来,后来经过发展就成为了Internet。在Internet的基础上,很多学校做出了很多科研的开发、技术的创新。 要不是有最先进的基础,美国也不会成为最先进的技术的国家,那么今天我们也可以问问,看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最优秀的基础,让中国能够更快地跳跃出一个新的这种互联网的时代。
我想至少在几个方面中国应该是很有潜力的,中国移动的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而且是最先进的,在中国我的手机使用范围超过美国,它的清晰度也超过美国,所以移动网应该算一个机会。
很多人喜欢说数字娱乐,数字娱乐确实可能是一个机会,我很不愿意举这个例子,因为我觉得它残害了很多青少年的心灵,但是确实它带来很多商机。另外我想中国如果从数字娱乐更好的一个角度来看,IPTV也可能在中国会成为一个领导者,因为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投入,而且中国的城市有很大的密集度,所以在互联网能够发扬光大的方面——从计算机的网络变到一个手机、电视等等网络,中国应该会有很多的机会。谢谢!
问:李老师你好,我是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三年级的学生,我想问你一个有关通信技术发展的问题,从您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亲身经历来看,您觉得中国和外国的IT产业在信息技术和硬件服务方面现状和发展有何区别?
答:中国的IT界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这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理由。你看美国不管是环绕着GOOGLE、微软或者IBM的,都有一个公司和他的技术带来一批公司的良性循环,在中国好像大家都喜欢另起炉灶,所以我想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中国软件企业或者说是IT企业,都有很多问题,就是都以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方式来发展,而技术正是需要很多的科技MAN,凝聚在一起,才能够降低成本,更好地创新,才能够分散风险等等,而在中国我觉得比较分散。比较大的公司更多的是做很多不同的产品,而在每一个上面只有很少的人数,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创新比较困难。还有我觉得中国很多公司的发展方向可能并没有长远的计划,更多的是看今天怎么样赚钱,今天客户要求什么,所以在中国最需要的是一些真的能够领头的技术公司,有足够大的投入来带动整个大的环境来做成生态系统,这个现在比较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