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学生杂志
大学生杂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33
  • 关注人气:9,8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光公主变成理财公主

(2005-11-26 08:11:51)
分类: 《大学生》—精彩文章
                       月光公主变成理财公主
                                                           文 / 曹晓晨
   许多学生在校时都是“月光一族”,衣食住行的费用全都由家里提供。没钱了,就理直气壮地要。从来没有体会过生活的负担,以为毕业后找个月薪三五千的工作不在话下。殊不知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已使大学生的月平均工资跌落到1500-2000元。每个月的并不丰厚的工资和现实的生活开销,使曾经的“月光”族们面临着入不敷出的窘境。失去了学校食宿方面众多优惠政策的庇护,面对全新的社会,第一次感受到的生活压力。

月薪2000在上海的生活
        晓希,女,大学本科学历,未婚,公司文秘,工龄5个月,月入2K。
  和所有大学刚毕业想留在上海的年轻人一样,我放弃了回家乡进政府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了留沪做一个贸易公司的文秘。薪水不多,但相对我大学同学“月光”的情形,这些不多的钱在我的安排下合理支配,现在我生活得也还算可以。
  薪水的大头主要还是花费在房租上。一般沿地铁、轻轨附近的两室一厅(全配)租金在1500元左右,东奔西走之下,总算租下了一套地铁沿线600元的一室户。加上每个月的水电煤气费,650元是我每个月房费的预算。
  沿线一族的上班速率是可以保证的,但是代价也不容忽视。每天上班来回6元钱,每月150元的交通费如同房租,对我来说是雷打不动的一笔费用。有时加班到晚上11点,我就会像一只准点的报时钟,“叮当“之后,拿起包就走。最后一班地下铁对于我来说,是3元和30元的分界线,我不是可以轻易浪费自己血汗钱的人。
  吃饭问题,倒没有想像中那么严重。如果要求不高的话,公司旁边餐馆提供的5元钱的盒饭,两荤两素一个汤,可以至少让我每天都吃到大米饭。早饭一般是周日从超市买好可以吃一个礼拜的面包,晚饭是下班回家路边摊花样百出的小吃,量又多又便宜。我平时工作很忙,也没有时间自己开伙。每个月我在吃饭上花的钱也就控制在350元钱左右,这也是女生饭量小的好处吧。
    还有必须花的就是手机费了。我是动感地带的用户,订了30块钱500条那种的短信套餐,一般情况和朋友就用短信联系,非必要的时候不会接打电话,公司的电话偶尔也会用一用。所以每个月50的手机费也足够我的通讯开销。这些都是每个月不变的最基本的花销,房费加上交通费加上伙食通讯,每个月也就1200元。
    除了以上不可或缺的开支外,作为已经工作了的女孩子来说,另一项重大开支就要数“外包装”了。女孩子一般都抵挡不住衣服、鞋子、化妆品、小饰品的魅力。虽然我也算是个小白领,但仅凭手里的这点钱, “美美”这辈子是不指望的,只能去逛逛襄阳路,兜兜静安小亭了。刚开始添置衣服时,基本上每月都不会剩下什么存款,现在我最基本的工作装已经齐了,至少到年底不会再有这方面的开销。但是还都是最简单和最便宜的,更好的只能等着加薪的时候再添置。
  “东方夜巴黎”是世人对我生活着的这个城市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出上海的与众不同。周末、节假日,约上三五知己,联络联络感情必不可少。上茶坊聊聊天;去饭馆打打牙祭;在美容院做个FACE;蹦迪,卡拉OK让你应接不暇。大伙儿都是工薪族,不是轮流埋单,就是走国际惯例AA制。若是习惯这样的消遣,还没到月底,荷包里准会提前清空。所以我也尽量的控制自己的应酬,这个月去喝茶就坚决不去吃饭,去做脸就绝对不去唱歌。每个月平均花费在200元以内,有时候还会时不时的去蹭上几顿饭改善一下伙食。
  对于自己赚来的钱,我还是很珍惜的,所以现在我在银行里开了一个活期帐户,每个月固定存下600元,以备不时之需。等我的存款多一些的时候,我也会考虑买一些稳健型的开放式基金或者国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投资或经营,让我的固定资产活起来,并有一定的增值。我不会轻易地浪费一分钱,所以我对自己现在的理财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

月入1.5K在北京的单身生活
  李岩,今年刚毕业,女,单身,现在北京一家企业做文员,月收入1500元。
   在花销上,李岩算不上大手大脚:为了减轻房租压力,她和两个同事合租了一套房子;通常到楼下买便宜的盒饭吃;不买名牌,基本上都是常换常新的“大路货”……虽然如此,到不了月底,李岩的工资就会花得光光的,只能向家里要一些补贴。她说,平时的开销跟以前在学校里的差不多,为何在校时800的生活费就足够,而现在1500的工资却依然紧张呢?
   一段时间之后,李岩对这样的生活越来越不满,入不敷出使她在生活的压力下无法呼吸。她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她买了很多理财方面的书,回家后细细钻研。半个月之后,她为自己拟定了理财方案,决定让自己来个彻底的改变。
一是抵制打折诱惑
   李岩对钱的控制能力比较差,手中没有钱或只有很少的钱,她的消费的欲望就相对很少,一旦手里有了钱,消费欲就会膨胀。所以,李岩建立了一个理财档案对自己的消费进行控制。她把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都记录下来,看看自己“花钱如流水”到底流向了何处,看看哪些是必不可少的开支,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开支,哪些是不该有的开支。然后逐月减少“可有可无”以及“不该有”的消费。两个月下来,除了必须交纳的房租,水电,通讯费之外,李岩对自己的额外开销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纠正。改变最大的她是对各种优惠促销的诱惑的抵制。 现在她逐渐从买100送50,五折优惠,积分贵宾卡等煽情的诱惑中走了出来,以前的“狂买症”也消失了,现在她会有意识地在消费之前考虑:这样购物是否值得,自己的钱是否真正花在了刀刃上?
二是强制存钱
   李岩到银行开立了一个零存整取账户,每月发了工资,先到银行存钱。虽然她的钱不多,但还是坚持每次至少存300元钱。这样不仅可以逐渐增加自己的财富,即使在需要用钱时也可以非常方便地支取。这种“强制储蓄”的办法,既可以让李岩改掉乱花钱的习惯,到年底的时候也会有一笔个人资产。无论是应付突发状况还是添置个人用品都是一个很好的保障。
三是自己动手做饭
   像李岩这样吃快餐吃饭店是一些单身族的通病,这样的开支花费多,弹性也大,有时占到月收入的一半。李岩听取了朋友的建议,现在正努力学习烹饪知识,下班时在楼下的菜市场顺便买点自己喜欢的青菜萝卜或半成品食物进行加工,既省下了一大笔钱,又练了手艺,还能为自己量身定制健康饮食,每天享受不同的菜色。现在的李岩每天下班后最想听到的就是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击声,以及同屋享受自己手艺后的赞美声。现在的生活,给了李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人生乐趣。
四是培养投资意识
   虽然现在李岩的积蓄还不够多,但是她已经把投资列入自己理财的计划之中。李岩说,等过些日子,她会每月拿出一定数额对国债、开放式基金等做一些投资。她的好多朋友已经利用自己的积蓄挣得不少额外的收入了。或者如果以后房价平稳,她也想办理按揭贷款,购买一套经济型的商品房或二手房,这样可以把原先用于租房的开支用于偿还贷款本息,还可以享受房产升值带来的收益,同时工资中减少了可支配资金,乱花钱的坏习惯也能随之改变,可谓一举三得。
   李岩对自己的一系列改变颇为满意,月薪1500的她也不觉得紧了。
 
大学毕业生理财四步走
   由于许多高校毕业生刚离开校园,对于他们来说,上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家长给多少钱花多少钱,自己很少打算,如今进入职场,第一次领到工资,追求新颖、时尚和名牌,往往凭直觉、兴趣冲动购物,造成入不敷出,更别提为结婚和购房而攒钱了。工商银行理财师蒋灵玲认为,刚走上社会、进入职场的毕业生要学会理财。他给出了四步理财计划:
   一是改变消费习惯,注意节约。通常年轻人消费分三大块:个人喜好(电子产品、衣服等)、日常支出(手机费等)、社交聚会。这三大块对家庭现金流来说均属于负债类产品,年轻人可根据自身特点尽可能减少。要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适当控制过强的消费欲望,减少浪费,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
   二是寻求收入增加途径,广开财源。在找工作时应不图虚荣,不要去有名但收入低的单位,可选择收入高名气不大的单位,一去便能从中层做起,发展潜力较大。
   三是购买金融产品。年轻人刚入职场,保险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强个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可以用后续收入购买重大疾病、意外保险。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暂时不要去投资基金、股票类产品,但可相应购买一些稳健的理财产品获得收益。
   四是提升自我。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更新频率很快,年轻人平时采取自修、进修等形式,为自己“充电”,尽快取得行业内的注册认证,收入就有可能很快增加,从而更好地适应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自我增值既是一种长远投资,实际上也是一种理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