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每年应限量卖1500万平米住宅
(2019-07-25 16:43:26)
标签:
限量卖房承建商代建共建住房改善 |
接上篇,众所周知,开发商其实很不愿意天价买地,所以,政府即便把拆迁成本从每平米4386元,降到2923元以下,还是不建议政府再把土地卖给开发商。除非有些官员觉得,卖地给开发商,更容易拿到回扣……
另外,北京每年如果供应的土地太多,会导致房价下降,所以,应该限量供应。只要限量供应,价格不用非得那么贵。比如,我建议的均价,应该是每平米34000元。地段好的贵一些,地段差的便宜些。注意,这个不是房价,是楼面地价。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北京市每年限量卖住宅用地指标,可以得到5100亿元。远超过现在卖地给开发商。
当然,政府卖地给购房人,和卖地给开发商会有所不同,每块地的规划设计方案,要由规自委组织招标,并且在这个设计方案基础上,再组织开发商或承建商投标建房资格。
这里有三个建议原则:
一是要按各个开发商或承建商,之前三年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来确定中标面积上限。比如,某开发商或承建商,之前三年的北京平均住宅市场占有率是4%,那么,今年他在北京中标的承建面积,最多就是4.4%×1500万平米,也就是66万平米。这样可以避免承建商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伤了和气。
二是承建商要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比如,不建议任何开发商或承建商,报出低于每平米9180元的投标承建价格。并且对交房标准的节能、环保等指标,要有明确的约定。
三是不论是承建的是商品住宅,还是回迁住宅,都要有“代建面积”和“共建面积”的要求。比如,某小区建设用地面积10万平米,规划住宅面积16万平米,必须为政府代建至少7.5%的地上面积和10%的地下面积,即代建12000平米地上商业配套用房和16000平米地下配套用房,并为全体业主共建同样的面积(12000平米地上商业配套用房和16000平米地下配套用房)。也就是说,开发商或承建商,投标16万平米住宅,实际需要建设18.4万平米地上建筑面积+3.2万平米地下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21.6万平米,而投标价格的每平米9180元的投标承建价格×16万平米÷21.6万平米的实际建房面积,开发商的投标建房实际底价,只有6800元每平米。我们不否认这个价格包括了很不错的利润。但我们不鼓励开发商报低价,只鼓励开发商提高交房标准。而且,必须保证开发商每平米有2000元起的利润,杜绝恶性竞争。
这样的话,北京市的新建住宅平均底价,原则上就是每平米34000元地价+9180元造价。一套150平米住宅,需要647.7万元,全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6477亿元,均价43180元。政府能赚5100亿元,开发商们可以赚至少405亿利润。
当然,北京还有大量二手房,但如果政府有了这个政策,就能既稳房价,又保交易量,还满足购房人的改善需求。毕竟房地产发展的目标,最重要的当然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提高需求。其次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再次是让开发商们活下去,在北京能赚到应得的利润。
而且,政府还能赚到每年112.5万平米商业及配套用房,150万平米地下配套用房。
买房的业主们,还可以共有小区的商业配套用房和地下配套用房,实现可持续。
总之,我给北京市的卖地规则,提出了新的游戏规则,希望政府主管部门考虑。
前一篇:北京拆迁应补偿每人696万元
后一篇:请让10万户爱国的北京人住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