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信用交通小区化高房价林荫道中央公园 |
分类: 政府建议 |
一个人口超过40万的城市,需要多少条公交线路,才能让大家很愉快的首选公交出行?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核心区,很多有车的人,也会首选公交地铁出行,可是,在人口少于60万的中小城市,又有多少人口,能信赖并优先选择公交出行呢?
城市交通问题,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但由于认知问题,
深受其害的市民们,对解决问题早已不抱希望,
有权解决问题的官员们,也因为种种原因“当官不为民做主”。
而我这样,努力寻觅并找到解决办法的人,却“没权力”“缺声援”。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寻找,并优化解决办法,并迫切需要大家的声援。
先来说说,这是一个多少钱的问题吧。从最便宜的角度,40万人口的城市,人均年市区交通预算1000元,已经是4亿元。
对于买车代步的家庭来说,最便宜的汽车,年折旧15000元,保险保养养护停车6000元,燃料成本9000元,三口之家,人均1万元每年,已经很难再省。
对于公交出行的家庭来说,全家三口,全年3000元刷卡扣费,1500人次,每人次平均2元,也已经少得不行。
至于乘坐营运轿车(出租车或者滴滴之类)更是贵得多。哪怕是买自行车骑,每年丢车,修车得成本,也是很夸张的。
而且,我提出的,这种“公交优先”出行理念,其实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庸之道”的一种模式。要知道,同一路段,某一时段,每有1万人同时出行:
A:都开小汽车,平均每辆乘坐2.5人,需要4000辆车,车很空,但路肯定堵的不行。
C:都坐公交车,平均每辆乘坐80人,需要125辆车,路肯定不堵,但车上太挤了,多数人得站着,各种不爽,结果很多人受不了,又回去选择A,这就是现有城市的交通病根!
所以,我们建议,选择B:改善型公交车,人人有座,线路设计合理,比如平均每辆车25个人,需要400辆车,路上既不堵车,车上也很舒服,这才是理性的选择。但可惜,我们的城市管理者,除了作秀意外,多数很少乘坐公共交通,所以中小城市得交通,真是各种一团糟。
如下图,这是一个至少40万人口城市的公交线路图。全城东西宽2500米,南北长4800米,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人均占地面积≤30平米。
黄色的外环线,是1路公交,线路全长<15公里,绿色的2路公交,蓝色的3路公交,线路全长≈10公里,平均每500米一个车站,而且都是顺时针单向运营,与传统的公交,地铁不同,在早晚高峰时段,会有足够的巴士,全城40万人口,峰值5万人次每小时的运力需求,需要<1000辆50座巴士,而且不是普通的双门,而是4门,甚至5门设计,更方便乘客上下车。
而在非高峰时段,如果只是满足90秒一辆车,比如夜班时段,1路公交24分钟一圈,只需要16辆车,2路,3路公交16分钟1圈,只需要11辆车,也就是38辆车就够了。而且,公交车站会通过视频监控,实时统计需求,灵活调度,随时保证公交线路和乘车人数的匹配。尤其是在公交车可以自动驾驶以后。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画的示意图很不美观。但示意图,其实重点是能让看图的人一目了然。而且,对于很多思想麻木的人来说,告诉他们,怎么可以活得更舒服,并不会成为他们的动力,所以,再好的设计和方法,也需要足够多人声援,才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成为大家能够享受到的幸福。
如下图,这是40万人口新城的模板。简单说,模板不是规划,而是用于为规划师提供数据参照的计算依据。要去掉一切炫目的美,只保留与计算有关的。
这个模板城市,有40个东西宽458米,南北长480米的小区模块,每个模块小区占地面积约22万平米,建议限高<36米,容积率<2.3,地上建筑面积<50万平米,其中住宅面积占比≤80%,也就是1万人口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40平米。人均非住宅面积≈10平米,每个小区非住宅面积的一半,归政府所有。当然,每个小区还会有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全部是非住宅面积,同样一半归政府所有。整个小区不属于政府所有的另一半非住宅面积,统一委托专业机构为全体小区居民代管,收益的20%作为专业机构的利润,40%作为小区服务的薪酬类支出,40%作为小区服务的非薪酬类支出。
也就是说,这样的城市,三口之家,可以住120平米板楼三居室,四口之家,可以住160平米板楼三居室,而且都是一梯两户,南北通透的花园洋房,最高11层,这种居住品质,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还享受不到。
这种新城的中间,会规划一个巨大的中央公园,模板图的这个公园,面积1.16平方公里,占整个新城模板面积的9.7%,环公园健身跑道,一圈大约6000米,而且全城居民,基本上步行几百米,就可以到公园里晨跑。庞大的绿肺,会让城市远离雾霾,天蓝水清,树绿花香,生活惬意。
为了让大家真正享受“小城”的高舒适度,整个城市的每条小区间道路,都是宽35米的豪华配置,最外侧是3米宽的人行道,然后是7米宽的林下停车,然后是6米宽的双行车道,中间是3米宽的林荫区。在这样的配置下,不仅全城单向4车道,而且,每2条行车道,都会被繁盛的行道树荫遮蔽,美丽的林荫大道,会比现在很多城市裸露的沥青和方砖广场美的多。
全城只有60个路口,每个都有带电扶梯的地下通道,除非恶意违章或自杀,否则不会出现行人被车撞到的悲剧。
除了每个小区自带20%面积的配套用房(学校,医院,办公,商场,超市,健身,娱乐等)之外,每个新城还有保留的拓展用地,下图最下方,有31.59万平米的拓展建设用地,可以满足很多最初没想到的功能需求。
这样一个人均占地面积≤30平米的新城,只需要3条公交线路,不超过1000辆50座全电巴士(每次充电只需要能开30公里,这样更安全),完美兼容房价低廉与生活幸福,各种方便,与北上广深之类的超大城市相比,其实有更多优势。尤其是,若干个这样的新城,甚至可以组成人口上亿的城市群,让更多中国人,享受到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品质,和中小城市的慢节奏和舒适度。
网络文章,篇幅有限,我希望大家支持这种模块化新城,支持信用交通和小区化的城市规划理念,让更多的人买得起好房子,住得起好房子,过上幸福,安逸的好日子,不要再为:买房、生育、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交通、娱乐等各种问题而愁白了头,我们需要的,只是理性的利用我们的资源,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要知道,14亿人口,人人都住上这样的新城,只需要4.2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国国土面积的4.5‰,这真是很简单的一件小事。希望大家支持,千万别为了反对而反对,谢谢大家。
最后给大家讲一下,为什么中国如此富裕,却还远远不够幸福的根本原因:
当有人建议,给警察加薪时,您反对,因为您不是警察……
当有人建议,给教师加薪时,您反对,因为您不是教师……
当有人建议,给医生加薪时,您反对,因为您不是医生……
当有人建议,给蓝领加薪时,您反对,因为您不是蓝领……
当有人建议,给您加薪的时候,大家必然也反对,您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