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保家卫国该不该树碑纪念?
(2014-10-14 07:32:33)
标签:
军事拯救大兵纪念碑忠诚爱国 |
分类: 政府建议 |
自从商灭夏建国的鸣条之战至今,中国已知的国家文明史已经超过了3570年(公元前1556年到公元2014年),期间为国献身的军人,能留下姓名的却万中无一。新中国建国65年,在抗美援朝、中苏冲突、中印冲突、中越战争中,为国参战、伤残、捐躯的军人,数以百万计,该不该给他们立碑呢?一个忘记历史,数典忘祖的群体,是可耻的。军人们出国作战,为国效力,没有给家人赢得多少财富,没有享受应有的待遇,已经很伟大,我们这些因为军人们的效力才得以安享太平的老百姓,该不该报答一下那些为国效力的军人们呢?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个国家,真的该为保家卫国的军人们立法,树碑纪念每一位为国效力的军人,不能再象之前那样,军人们为国效力,战死了活该,伤残了受罪,复原了受穷,连一块碑都没有,想证明自己为国效力,想让子孙后代感到光荣,却都没有那么一点点方寸之地。这件大事不能立法,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耻辱!
我的建议是,立法明确以下事宜:
⒈ 凡是军人为国效力,走上战场的,国家有义务为其树碑纪念;
⒉
每块纪念碑宽1.2米,高1.2米(埋地0.米),厚0.1米;嵌入宽1.5米,长1.1米,厚0.1米的基座。纪念碑及基座优先选用汉白玉或其他适宜做纪念碑的材料制成,正反面共提供200块0.1米见方的纪念图文镶嵌位,每个位置可嵌入一名军人的纪念图文。根据军人为国效力的程度(立功、勋章、伤残、牺牲等)有不同规格,比如镶铜边、银边、金边、不同花纹的图文框等,且须有其战友或家属
⒊ 每块碑的占地,应为3米见方,碑与碑之间应用细沙水泥铺成人行步道。
⒋ 每个碑林用地立1万块纪念碑,中央用地300米见方,环碑林的防护林带厚90米,实际用地500米见方。
⒌ 碑林用地属于永久产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收费、占用或破坏,永远留给后人瞻仰、纪念。
⒍ 军人纪念碑林,仅限为国参战的军人在其中得到镶嵌位,闲杂人等,请另寻安息之地。
我讨厌无名英雄纪念碑,那意味着这个民族对英雄的恩将仇报,军人为国效力、伤残甚至牺牲,却不能被记住姓名,是每个活着的人的耻辱。过去条件不具备,难道永远不具备条件?留下他们的照片,记录他们的生平,对现在的技术来说,太简单了,甚至可以在每块纪念玻璃里嵌入优盘,存一段精心剪辑的视频和很多照片,也绝对不是咱们负担不起的吧?是否尊重军人,就看大家愿意为军人们留下怎样的纪念。
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0.1米见方的一块玻璃,除了外框和照片,还能写不少文字,墓志铭无须复杂,但可以让大家永远记得,一位军人为国为民的付出与贡献。区区500米见方的土地,就能见证200万军人的效劳,中国有没有这么点尊敬军人的态度,我拭目以待。希望各位支持我的这个建议,给军人们应得的身后尊荣。
前一篇:中国甲午抗倭建军方案探讨
后一篇:工薪族要学会雪中送炭致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