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族自住商品房容积率应≥4.0

标签:
自住商品房容积率工薪族租车公司购买力 |
分类: 政府建议 |
北京的自住商品房弃购率很高,本周日8月3日16点,FM106.6,会讨论相关话题。我的观点很简单,思维惯性误导了从规委、国土局、开发商、建筑师的整个链条。他们只愿意为富人服务,却不知道工薪族该住怎样的房子,容积率定的太低了。
如果对价格不敏感,容积率当然越低越好,有些富人能接受六环外三居室500万起的价格,甚至愿意为四环内三居室近千万的房价买单。但这种富人肯定不是工薪族。让为他们服务的团队去提供适合工薪族的房子,当然不能让极其在意价格的工薪族满意。
先来说说容积率,何谓容积率,一个地块内,地面以上的总建筑面积÷地块总面积,就是容积率。通常来说,容积率越低,环境越舒适,容积率越高,房价越便宜。但很多主管部门的官员和建筑师,因为服务富人太久,容易脱离群众,忘记后面半句。
容积率的另一个算法,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地上准建层数 x
建筑密度,等于容积率。举个例子,限高80米的前提下,按照层高2.8米,可以建设地上28层(檐高78.4米)的住宅楼。如果建筑密度设定为25%,限高80米的地块,容积率最高可以达到7.0。有些缺少实践,不够专业的建筑师会说,难道每栋楼的层数都相同吗?建筑密度不是规定是35%吗?好吧,那就让他自己去想想,他问的这俩问号,是不是恰好互相矛盾,部分层数不够28层会导致容积率下降,建筑密度允许上浮到35%,导致容积率增加,恰巧使答案回归了最大容积率7.0的结果呢?
撰写包含专业知识的博客,会让外行看了有点迷茫,所以,接下来,我用简单的实例,先告诉大家,不同限高前提下,建筑师们能设计出怎样的小区和户型。
限高18米,容积率1.5的前提下,户户南北通透的六层无电梯板楼小区;
限高35米,容积率2.0的前提下,户户南北通透的十一层电梯板楼小区;
限高60米,容积率2.5的前提下,两梯四户,户户朝南,21层伪板小区;
限高60米,容积率3.0的前提下,六成户型朝南,其余东西向伪板小区;
限高80米,容积率4.0的前提下,蝶形塔楼,或部分东西向的28层小区;
简单和大家说一下,由于思维惯性的问题,专业人士,特别是建筑师,反而容易犯脱离客户需求的严重错误,比如,是否一定要户户朝南,是否一定要南北通透,是否一定要布局合理等等,如果钱不是问题,这些当然都不会牺牲,但问题是,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问题,就是价格。这时候,建筑师们就会犯严重的错误,象飞行员面临困境导致坠机一样,严重的危害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师们往往不肯承认问题的严重性。
事实是,从经济学角度,设计失误一个小区,比摔一架飞机造成的损失只大不小。
飞机上只有一百多人,一个小区至少有几百户,请问,每户损失100万是多少亿?
摔飞机,不一定能死几个人,设计失误,每户的损失可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以自住商品房为例,明明是给工薪族设计的保障房,但价格优先的原则完全被忽视了,普遍容积率2.0以下,甚至有容积率1.3,单套140平米甚至更大的自住商品房!这是要让从没买过房的工薪族,去和东北五环孙河的超级豪宅比品质吗?
忽视价格问题的结果,就是自住商品房居然比同地段的商品房还贵了三成。我希望所有的自住商品房申购者都尽快弃购,因为你们本来就不是有钱人,承受不了买错房子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北京六环外地铁口,有的是总价160万左右的两居商品房,按照政府持有三成的规则,两居总价100万左右,才是诸位应该买到自住商品房的价钱。
有人会说,你这不是砸国土局和开发商的场子吗?我是在拯救国土局和开发商,维护他们的权益。讲道理要敢于识数,举个实例,大家就明白了。
以占地10万平米的一个自住商品房地块为例,现在容积率只有2.0,能建20万平米自住商品房,售价每平米22000元,地价款占六成的话,每平米13200元,开发商要先付26.4亿元地价款,因此产生的资金成本,导致实际地价至少上浮25%,也就是每平米16500元。房价和地价之间,每平米只有5500元的空间,开发商赚的少,国土局卖得累,工薪族买这样的房子,虽然赚了容积率低的便宜,但房价实在高得吓人。
如果把容积率提高到4.0,能建40万平米自住商品房,政府直接按每平米1万元向认购家庭收取地价款,但执行先收70%,另外30%等业主卖房时再算,也就是共有产权政策。购房人每平米只要支付7000元的地价款,政府反而能收到28亿元地价款。而对开发商来说,不需要支付地价款的同时,我还建议把空间提高到每平米6000元,厨卫精装交房,一来减轻了开发商的资金负担,二来避免了业主们入住后互相装修扰民的问题。
很多人因为不懂设计,所以对容积率4.0缺乏概念,我只说一句,我们测算过,在容积率7.0的前提下,也能保证每户有朝南的阳台,而且楼间距超过32米。容积率4.0能设计出什么品质,其实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恰恰相反,高容积率的小区,反而会有更高品质的商业配套,因为整体购买力至少提高了一倍,做生意更赚钱,当然品质上升。
绝大多数中国人买房,是为了活得更有尊严。尤其买房这件事,品质不很差的前提下,价格便宜当然是第一位的。我们建议自住商品房的最小户型建筑面积要达到60平米,同时提供80平米的2居,100平米的3居,满足大家对品质的基本需求。
那么,大家回来算算,这样的自住商品房,老百姓买起来会是什么价钱吧!
建筑面积60平米的1居室,地价款42万,建房款36万,总价78万,
首付三成只要19.2万,公积金月供20年只要4859元;
建筑面积100平米的3居室,地价款70万,建房款60万,总价130万,
首付三成只要32万,公积金月供20年只要8099元;
买房不买车,在北京肯定是笑话,因为车子相比房子,总价实在太低了,但买车就要有车位,对于买三居室才首付32万的群体来说,买个车位+买辆车,赶上买房首付了,而且,北京买车要摇号,自住商品房会服务的人群数量极其庞大,想开车出门,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建议政府在自住商品房小区,整合成立一家油电混合动力的新能源租车公司,按照户数30%的比例,允许每户出资10万元自愿认购租车公司的股权。
将来入住之后,业主可以每天100元的成本价优先刷卡租车,租车公司接受业委会监督,每个季度公布营业状况,给每户认购业主分红,政府派出监管机构收两成税费。
给政府两成税费,政府能持续赚钱,成立租车公司,大家就不用发愁摇号。工薪族出行,当然还是首先地铁,其次公交,然后才是租车。至于每户买一辆车,当然也随便,但如果您真的是工薪族,能在小区里随时租到车,不用您付停车费,保养费,保险费,还每个季度有钱拿,您还会不考虑价钱和摇号,一定要攒钱攒人品,立刻买车吗?
站着说话不腰疼,无耻啃老傍大款,不该是中华民族应该鼓励的风气。可持续的共赢,才是这个民族应该追求的目标。买房要自己攒钱,自己月供,大家说应该吗?
容积率4.0能有多舒服,我这里发一张图片,为了研究容积率能有多高,在推论容积率能到多少的时候,我们设计了这个容积率7.0,限高80米的小区模版。楼间距32米(东西向距离)可提供60平米1居、80平米2居、100平米3居的精装户型,绿色部分是人车分流的,可以种很多果树,金色部分是配套商业,购物、看病、上学,都能有基本的保证,因为小区最多可以住11.2万户,28万人,配套的公交车会足够多,上车有座。
有人会说,容积率4.0是啥样?设计,本来是该建筑师们去做的事,但我用这张图给大家描述一下,东西向楼间距从32米增加到64米,南北向减少为12排楼房,增加两个室内人工湖,每个2万多平米,深度5米,一个用来游泳,一个用来钓鱼,怎么样?
道理讲了很多,最后重复一下我的观点,自住商品房刚一面世,就遇到了房价超过工薪族承受力,更高过周边商品房价格的尴尬,但只要能把容积率提高到4.0以下,提供设计合理的60平米1居,80平米2居,100平米3居,就能解决问题,不要因噎废食,希望政府早日考虑我的建议,不要因为自住商品房出了点儿问题,就临阵退缩哦。
前一篇:北京自来水价应该涨到每吨20元
后一篇:中国甲午抗倭建军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