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住建部关于公租房设计的建议

标签:
住建部公租房招标研发渎职信用房产 |
分类: 政府建议 |
公租房,已经开搞好几年了,住建部,居然才想起来,要就公租房户型等公开征求意见。http://news.sina.com.cn/c/2012-02-14/021923927442.shtml
有些话,请允许我不得不说。一个好的国家,好的企业,研发经费占总资产的比例,通常都是明确的。我们的住建部到底有多少总资产,我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两件事。
一是如今全球卖的最火的设计产品,就是“苹果”,保持研发上的投入与产品销售额之间的合理比例,一定是苹果公司高管们非常注意的事情。
二是住建部要求近期建成的保障房数量是上千万套。无论怎么算,5000万人民币,都不是一个支付不起的设计成本(请注意,设计成本不等于设计费)。
所以住建部应该这样搞,在建设部网站公开招标,
⒈招标自愿参加公租房设计大赛的设计师,提供公租房设计。
⒉招募500对夫妻,写评价、投票并有奖试住。
⒊所有设计师在不得给自己的设计投票前提下,每人3票。
⒋设计师票权重50%,试住夫妻投票权重50%,选出中标方案。
⒌一共选出500套中标方案,选址建成试用房,实践检验。
⒍每对夫妻六个月要试住六套,并给出修改意见和评价。
⒎六个月之后,组织设计师和试住者共同投票,选出得奖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000万元,每套平均8万元,每平米平均2000元,用来建试用房,是非常有必要的,而500对夫妻,在报名、初试(要笔试、面试,选确实具备写出合理评价,懂一点设计,心态正常的,这个很重要)、摇号(想免费试住的人肯定不少)产生之后,也可以得到5000元的劳动报酬,不仅不付房租,还能有钱赚。8万x500套+5000元x500对=4250万元,剩余的750万元,则用来作为组织成本,用于公共配套用房建设、宣传、团队经费和其他支出。(其实这些钱可以来自企业赞助或广告收入,但这建议当我没提,奖励给住建部内部提出这一建议的领导吧)
对于一个国家,一件国家大事,我们是不是能严肃对待,其实,关键是我们对数字和时间有没有概念,用八个月时间,5000万元人民币,真的是合理的,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备注,试用房不用建楼,就是找块空地,一套挨一套摆平房,重点是室内的居住体验,但不能作弊,公摊要扣除,该没有窗户的地方,不能乱开窗!)
另外,对于公租房,我有以下一些建议:
⒈ 建议重配套,轻室内,因为,毕竟是极小户型,如果每户都通燃气,消防很难甚至不可能达标,如果想有品质,没有食堂和公共阅览室、储藏室、会所,不可能适宜居住,甚至可能最终形成贫民窟。
⒉ 建议重分量,轻集合。比如,对于带老人、孩子的家庭,不要幻想一套房搞定,而应优先考虑多套集合。每套建筑面积25平米的相邻2套,比40甚至50平米的1套,其实更好。
⒊ 建议提供信用交通,高密度建筑,最适合的,其实就是配班车,当然,具体怎么配,年维护成本平均到每户多少钱,可以算,但千万别算都不算,就以为不合适。不识数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尤其是当这个问题出现在管理者身上时,应等同于渎职罪,甚至叛国罪!(住建部要算出公租楼户均年班车维持成本,并颁布有关标准!)
三点阅读提示:
⒈ 公租房设计,其实是公租楼设计,但对楼的设计,重点是三项,⑴得房率尽可能高,⑵通道和电梯楼梯要达标,⑶整体设计要简单实用。更重点的,则是要有合理的公共用房,比如食堂、阅览室、绿地、会所、储藏室等。
⒉ 之所以选那么多方案进行比较,重点是优化和比较,越大越好是不对的,户型本身也不是重点,适宜居住才是重点。起码我认为,使用面积18平米每间,对两口之家就很够用了,当然,前提是,有食堂,阅览室,绿地,会所,储藏室等极小户型必备的配套,有了这些配套,家庭里的面积不足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比如,家里只能用电磁炉,且餐厨储面积不足,不适宜上班族存粮存菜,天天在家做饭。
⒊
再次强调,公租房毕竟不是买房自住,不要幻想有90平米两居的品质,如果能让消费者花租房的钱,享受到买90平米两居的品质,那不是设计师,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