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保障房公租房权贵福利公开公正房产 |
分类: 两限房·廉租房 |
明天就是建国62周年,再过11天就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无数先烈流血牺牲,希望建立一个幸福国家的目标,“人人都:有房住,有书读,能看病,能养老,不啼饥,不号寒”,仍远未实现。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一些基本逻辑,从来都存在偏差。
任何有效福利,都必须针对所有人。
我们的保障房和公租房建设民愤极大,经济适用房小区里豪车遍地,真正需要的人反而无权居住,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保障房和公租房,居然自欺欺人的设置了准入门槛。很多人幻想企图用准入门槛来制约富人,殊不知,这种愚昧和无知,只会让穷人更受欺负。这里,我有以下论点:
⒈ 只要不是人人有权享受,那就必然是权贵优先享受。
这个道理,其实不用我说,事实如此,难道有谁不知道么?幻想通过收入或财富门槛限制富人,结果只能是让穷人更加没有机会享受保障房和公租房!
⒉ 穷人永远远比富人多!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全中国97%以上的财富,被聚敛于1%的人手中。以北京为例,与其幻想把富人排除在外,还不如干脆人人有份,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大家都有机会享受保障房和公租房的福利。
其实,假定中国每1万人当中,
有100人平均年收入60万,人均纳税15万;
1000人平均年收入9万,人均纳税1万5;
8900人平均年收入4万,人均纳税1200元;
政府即便把税收都用来补贴那8900穷人,每个穷人也只能得到4570元,但那1100富人肯定会反对,而且会伪装成穷人。而如果政府把税收无差别的使用在所有人身上,每个人都能得到4068元。所以,任何企图以权贵们不需要为理由,设置门槛,让税收只用于穷人的幻想,其实都只能导致穷人们更得不到合理的保障。
⒊ 保障房和公租房用地必须分栋挂牌!
中央政府给各地的保障房任务,是公开的,但是,各地的建设情况,却完全不公开。以北京为例,保障房用地,除了仅有一次的公租房用地招标,以及商品房用地配建保障房之外,全部都是暗箱操作的。结果当然是需要保障房的人,住不上保障房!
所以,保障房和公租房用地,当然应该是公开挂牌,北京每年有提供多少平米保障房的任务,就必须公开挂牌提供不少于任务要求的建设用地。而这种挂牌,特别是公租房用地挂牌,更应该必须是限房价,竞地价的挂牌。比如,北京政府说2011年要新建300万平米公租房,每栋公租楼3万平米,政府回购价每平米5000元,楼面地价每平米1000元起,那就应该挂牌100块地皮,每块地皮挂牌价3000万,限期24个月竣工验收,政府用1.5亿,回购3万平米公租房,地下室和配套共建归摘牌单位管理,按照有关法规供租户有偿使用。政府要加大公租房投资力度,就给每栋公租楼提供相同比例的贷款。唯有如此,公租房才不会是空中楼阁。
⒋ 公租房申请,当然要公开摇号。
任何人都有权申请公租房,但是,申请公租房,必须遵守以下4条公租房管理办法,⑴按时交纳房租,⑵每月至少住满20个晚上,⑶仅限居住用途,⑷不得转租。否则取消承租资格。任何人承诺遵守以上四条,凭本市身份证或本市2年以上纳税证明登记,均可申请公租房摇号。按照1年提供100栋公租楼,10万套公租房计算,每个星期就能摇号2次。起码比买车摇号要好中多了。
⒌ 公租房房租,应与收益率挂钩。
开发商摘牌公租房,开发利润是开发商的事。政府回购或委托保险公司之类投资机构回购公租房,租金收益率,则是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公众利益。比如,每套公租房30平米,回购总价15万元,年收益率10%,年租金15000元,月租金1250元。在空租率不超过20%,管理成本与配套和地下面积租金冲抵的前提下,持有公租房的年收益率大约是8%,不论是发行公租房国债让市民献爱心,还是让保险公司用保险资金代持,都很对得起公众了。
我们都知道,政府起码口头上还是承诺要为人民办实事的。如果公租房和保障房没有巨大的猫腻,那么,政府当然应该实现公租房和保障房用地的公开挂牌,并且实现公租房和保障房覆盖所有人的目标。不要幻想有任何只给穷人的福利,因为⒈ 权贵肯定比穷人更会装穷人;⒉ 权贵永远是少数,排除权贵所需的成本,远不如人人有份对穷人更有利。
希望更多的国人觉醒,一起呼吁公租房和保障房要覆盖全体国民,呼吁公租房和保障房用地公开挂牌。不要成为权贵和贪官的工具!唯有公开,才能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