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怒斥摩根大通:美国哪有房奴?

(2006-07-03 16:08:34)
分类: 理财知识
前几天的博螯论坛上,一群有钱人聚在一起,谈起了“房奴”这个新词。 其中一位不知深浅的有钱人,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见下图)放出话来“房奴概念是奇谈 这在美国是正常现象”。 [color=#9933ff]龚方雄认为,这在美国是正常的现象,一个中产阶级购买房屋需要30年还款,而且首付贷款的比例要比中国高大概是50%左右,不可能所有的购房者都一次性支付房款。 龚认为按照这样的标准,美国70%—80%的人都是房奴,因为,美国人的房屋也是30年的贷款,最少的都是10年。房屋毕竟不是普通的消费品,在这个基础上探讨公平和效率,本身这件事情就不公平。 龚方雄注意到,国内讲房奴概念的,好像主要都是年轻人,而且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说购买不起房屋,不是骂房地产商就是骂主管部门,龚认为,这种思潮不能助长。[/color] 这样荒诞不经的混话,居然被些为富不仁的家伙们,认为颇有道理,真是让人不得不“怒斥”! [img]http://image2.sina.com.cn/hs/news/2006-07-01/U795P62T3D135357F72DT20060701164447.jpg[/img] 什么叫房奴,在一个缺少社会保障的国家或地区,绝大多数居民,要在超过20年的时间里,被掠夺家庭月收入的40%,才能拥有一套自住用途的普通住宅。 以美国的平均工资,[b][color=#ff0000]买普通住宅,用得着20年家庭月收入的40%[/color][/b]? 美国哪有房奴?我很想问龚万雄先生一句,在美国,可能是这样的情况么? 美国人贷款消费,那是理财有道,不是被迫用全部身家去解决基本住房问题! [b][color=#ff3300]房奴的出现,是建立在房价和收入比例严重失调的前提下的[/color][/b],您难道不知道? 负责任的问一句,您要真连这个道理都不知道,怎么配做“董事总经理”? 要知道,房奴在中国,也不过是这几年房子涨得太快才出现的。 以北京为例,2005年,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53元,对于一个双职工家庭,两人年收入35306元,每年攒40%,只有14122.4元,存上5年,是70612元,用来做首付,月供又不能高于[color=#cc99ff]14122.4/12=[/color]1177元,就算贷25年,才能用公积金贷到21万。也就是说,,才能买到28万一套以内的房子。 也就是说,处于北京普通收入水平或以下的家庭,全力以赴,两口子辛苦30年,不生孩子,不生病,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银行贷款的偿还能力评估,一般以还款压力不超过家庭月可支配收入的40%为前提)。应该只能买得起总房价28万的房子,对于普通工薪家庭,就要用30年的时间,可我很想知道,28万一套,在北京,能在什么位置买到几十平米的房子。 人能工作几个30年,中国真的资源匮乏到了这个程度了么?当然不是,是因为有黑心的开发商,有敢把政府和人民都不放在眼里的开发商,有以为法律和制度都管不了他们的黑心开发商群体。人民是坚信政府不会继续纵容这些坏蛋,才起来反抗,起来指责的,难道这也不对?请问:“不能助长”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房价已经完全高得离谱了,政府没有推托责任,北京甚至已经抓了主管城建的副市长。中央更直接命令国土部更和监察部联手,做出了限期一月,每省不抓三起严重土地违法案件,省土地部门负责人就拿下的决定。 可是,那些黑心的开发商呢?堂而皇之的做着“假按揭、违规贷款、炒房号、卖楼花(美其名曰认购卡)、炒地皮”等一系列违法的勾当,还想阻止老百姓骂你们?也太过分了吧,难道中国没有讲法的地方? 不仅如此,中国的黑心开发商盖出的房子,还存在绿地不足,施工扰民、配套不兑现,等等一系列严重的违反规范问题。至于国家规范要求的环保节能、设计合理、配套齐全等,那是更别提了。 以大开发商潘石屹的建外SOHO为代表,现在开发商建设的住宅,人均绿地连1平米都没有,小区里放眼都是让人胆寒的“黑衣人”(现在还好,夏天热,他们只穿黑裤子)。 我很想知道,在美国,这些问题也很普遍么?也没人管么?出了这样的问题,也不许老百姓说么?希望摩根大通公司高层们想想你们是不是该有这样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该怎样和中国消费者定位关系,该任命什么样的人来做“董事总经理”!也希望这位龚方雄先生,能及时出来,向人民道歉! 当然,有理说理,如果以美国的人均收入,双职工在美国买套几十平米的普通住宅,真的需要奋斗30年,每年拿出全部收入的40%,我也可以给您公开道歉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