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江湖众仙

标签:
重庆朋友旅游 |
分类: 在路上 |
王小痴,重庆散人,混迹于重庆媒体圈与文艺圈,重庆专题主要联络人,自称“本美”。感谢小痴,虽然拍你的时候你永远朝我挥来火云掌,虽然你们家养鸽子,天天放人鸽子,虽然你居然这么大了还要看《奇门遁甲》。
吴婆婆。婆婆是我们在十八梯拍摄时的意外惊喜,路过一处院落时,发现墙头树上挂满了小气球小花小面具,活脱脱像棵圣诞树,一问才知道是吴婆婆的杰作。吴婆婆的职业是拾荒者,信仰基督教,院子里是她开的客栈,专门给需要救助的打工仔,每天的住宿费是3元,有人甚至连3元都交不起,她呢,用自己拾荒所得替他们交。让我难忘的是,杂乱的后院里,婆婆还辟出一个三尺见方的圣主园,供着十字架。她说,“快给我拍一张吧,也算给这个园留个纪念。”婆婆扎着小辫,生活困苦,穿着捡来的男款大头皮鞋,但衣装和围巾依然充满美感。临走,婆婆连续说了N次“感谢你们,希望你们生活安康。”
赵钢,原《华夏地理》摄影师,现供职《新周刊》,资深摄影师,尤其擅长火车、建筑、人文题材,也是此次重庆专题的摄影师。感谢老赵,让我蒙出多张好片子,并为我剖析了有关噪点、折射等光学成像的基础知识。山城啤酒敬你。
泥耳,重庆音乐广播主播,也是重庆新锐画家之一,喜欢收集各地植物标本(以后每次旅行我都会帮你抱点坚果、人参之类),用眼睛解剖人体,并喜欢傻笑,穿大袍子,在房间里放焰火。感谢泥耳,谢谢你的钢丝驴子,谢谢你的芭蕉和香莲,谢谢你的工作室里的可爱沙发,并期待尼泊尔之行圆满。
刘景活,雕塑家,策展人,脸蛋酷似弥勒佛。在鹅公岩大桥下的废墟里开出一间艺术中心,原先这里是一处发电厂。夏天,喜欢和哥们在防空洞里喝茶看电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这个夏天俺也要去过过防空洞里的清凉一夏。废墟的旁边是长江、大桥、楼盘、公路、电缆、草地、山坡……实在过于江湖,更江湖的是,老刘号称是在长江里游泳时发现了这处废墟。
卢幺妹,媒体工作者,重庆小仙。感谢幺妹,否则我绝无可能认识老刘这样的大仙,绝无可能知道重庆还有一支僧人足球队,绝无可能知道重庆女人的嘴如此之辣。
QIQI,教师,澳大利亚海龟。感谢QIQI,让我笨重的相机脱胎换骨,在深夜拍出美轮美奂的江景,感谢你憨厚的笑,诠释了重庆美女的另一种仪态。
游江,漫画家,摄影师。此君居住在磁器口半山腰的街头处,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40多岁的人,活得像个三岁毛孩,穿得像个三清道长(三清道长真有其人,就是游江的邻居),其身后靠左的这幅画,被赵钢成功购得。去找他的话,必须知道接头暗号。
畅畅,重庆电视台主播,美人坯子。感谢畅畅,大夜里爬30度陡坡带我们去看比一棵树还好的夜景,以后和张启一起找你玩儿,并希望你早日在重庆混成“大碗”。还有,你的脸其实不大,自信点。
左佳,重庆电视台主持人,麻辣明星。此君在重庆家喻户晓,拍照的时候时有美眉窜入要求合影,小朋友则高叫“周二毛、周二毛”(让左佳发红的一个电视剧角色)。感谢左佳,让我知道肚子原来能修炼得像哪吒妈妈这么圆。
蔓桦,重庆电视台情感节目主持人,旅游发烧友。抱歉蔓桦,把你吃相这么深遂的照片发布出来,你的行动告诉我们,吃饭绝对是件不肤浅、很深度的事情。谢谢你,带我们去到南山吃屠宰场里出来的最新鲜的牛肉、肚片和黄喉,这是我在国内吃到的最棒、最新鲜的一顿牛肉大餐!记得要去看玫瑰哟,否则你会后悔的,我也不答应。
最后上一张泥耳的图,感谢赵钢大师倾囊传授拍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