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善地产 和谐中国

(2005-12-22 14:27:37)
分类: 〖个人文集〗
慈善地产 和谐中国

黄 岚:家春秋置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觉得慈善地产的提出,是一个特别有吸引的代言。房地产发展到今天商品化的房地产,大概有15年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的产业在逐步的成熟,从过去的不规范到逐步规范,在政策、市场与开发商三方共同的努力下,目前房地产发展依然处在较为活跃阶段。
   在这个产业化过程中,我首先讲一个现象。咱们中国人的慈善大家,就是大的慈善家,好像无一例外我都记得应该都是搞地产的,在香港捐钱最多的是李嘉诚,他讲过一个观点,他说他不再做慈善,他不喜欢提慈善这两个字,他说他做公益。为什么不提慈善呢?我琢磨他的意思,慈善终究是要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已经变成了一个积德行善。把自己变成了逐步在道德上把自己放在较高的层次,而他比较低调,我就做一点公益事业。这个说法我觉得也挺好的。
   因为今天坦率说,慈善这个东西,在咱们国内还是逐步在起步。据我所知,可能中华慈善总会这么多年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企业家呼应的,逐步较有回应的逐渐多起来也是这两年的事情,过去也是个人的捐款,个人慈善事业,救灾,遇到大的变故的时候,大家会伸出援助之手机,慈善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基金会形式,是一种日常行为,会定期的,多少有灾难的时候会更多。因为实际上,今天讲的另外主题就是和谐社会。我觉得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两种问题。就是中国社会的问题,就是贫富的差距在拉大,东西部的差距在拉大,房地产的民住房,或者说买房族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样矛盾的情况下,慈善有产生了润滑剂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有能力创造财富的人,怎样回馈社会。这是一个社会公德的问题。
   这不是建立在个人品德上,社会机制当中,会在一个阶段之后,慈善变成一个你需要去做的,对个人来说是一个境界,对企业来说谋求更好发展的一个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房地产商,我认为我搞了十几年的地产,坦率说,我不会给地产商美言。因为我身在其中,开发企业目前来说,还是在追求它的高利润的发展。当然这也没有错,因为这个行业在逐步发展,它还没有到了真正的稳定时候,这个产业不确定因素特别多。企业的竞争因素也压迫它不得不寻求更多的空间,追求更高的利润。在这个追求过程中,必然给社会造成了好的不好的影响。好的是建造了一些好的社区,好的这种建筑。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它的正面的一个效应? ?p>但是负面的效应,也是有的。就是当高档房屋越来越多,豪宅越来越多的时候,已经把贫富的差距给物质化了,给体现出来了。过去你有钱还没有好房子的时候还体现不出来,社会不平衡感没有这么严重,现在动就是几千万的豪宅,在市场上卖得特别好,几百万的宾利车一上车展就被买走了,社会上的一种新的状况,我认为实际上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不能用好和不好判断它,而是应该用一个进步,历史在进步。
   开发商在这个过程中,无庸置疑为了追求利润,肯定也有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主要表现在跟消费者、购房人在它的产品质量方面,目前来说,整个行业因为它的不够规范,还没有完全成熟化,真正成熟化就产业化了、标准化了,凡是中国的住宅产业要走向标准化住宅的过程,我看还有三五十年时间要走,不像西方社会,西方社会搞开法律行为没有大开发商呢?第一房屋需求过剩已经过去了,第二它的品质是有保障的,已经产业化了,标准化了,不像我们散装组合,自己在工地搅拌混凝土,质量有高有低,难以控制。有些开发商早走了一步,是明智之举,在这个前提下,慈善事业对开发商来说也是一种诱惑,无庸置疑,就是社会地位的诱惑和社会道德,使他必须给自己找到更合适的方法,证明自己是有责任感的,是有社会公德心的,这个时候我觉得两者找到结合点。
   目前的慈善,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当然我不是很了解目前慈善的基本情况怎样。比如现在有多少慈善基金,有多少量,跟社会财富创造价值,是不是成比例的。我估计还是比较少的。否则的话,慈善不会这么大的呼吁。开发商其实因为是在其他行业来说,房地产行业是财富聚集较快的行业,现在社会上,就是我们讲的妖魔化,开发商的这种言论也好,这种方法也好,我觉得是个正常现象,不必紧张。因为第一咱们社会传统道德当中,就有一个观念,叫做为富不仁。这是中国的传统社会当中,过去到现在也都有这样一个为富不仁,这很正常。中华传统当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对商人的意识会有这样的一些印象。
   那么,妖魔化的问题,我觉得作为我来说,我平常心看待,只是你反而紧张,就非要给自己脱下妖魔化所谓的伪装,或者一个面具,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因为你可以通过正面的回应,通过正面的举动,比如说现在真正的把慈善这个东西作为自己的一个发展方向或者一个价值取向,我认为慈善东西不单纯是你救灾济款,因为这种东西,比如说在非典的时候,有人捐了多少万。当然这个肯定需要。但是我认为平时的积累和平时的善举是更值得我们去做的。
   因为慈善更多的是关怀,是一种意识关怀,对于弱势群体,对于一个偏远山区。其实我们来说,就有这样的打算,实际上我知道在今天的很多个人也在做慈善事业,他们拿出个人的薪水去在偏远山区去养一些孩子。地产当中也出现捐助一些钱到偏远山区搞教育,这就是非常好的慈善事业,我认为慈善事业不单是捐款,更多是一种教育资助,给予一种关怀,从医疗、教育、就业方面给予大量的扶持,我觉得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我觉得更有意义。你与其给它一块面包,不如给他一只猎枪。地产商向山县甚至更远的地方挺进,可以在那个地区做一些我们在地产上可以做的事情,比如搞一些社区,比如建一些老年社区,比如建立一些学校,这些东西我认为都是慈善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方向。因为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北京目前的老龄社区也就是屈指可数几个,在其他城市还没有出现,这里出现大量社会需要,同时开发商有一定利润,这个有更明确的方向,这个跟慈善结合起来,可能慈善跟地产结合可能会更加务实,更加有效。
   我们刚才说的回报,实际上,过去有大善人,神话中有善才童子。我们过去讲行善,这个社会风气不够鼓励这种行为,你说学雷锋学了五十年了,没有出现第二个雷锋。也讲搞劳模搞了几十年,现在劳模也逐渐下去了。为什么?当个人的这个善举,跟社会给它的回报不成对比的时候,使得别人不会效仿。这是很大的问题,慈善事业,从西方传来,我认为本身也有隐藏回报的问题,这种对企业而言,对个人可能能够做到纯粹的无求回报的,我就施舍也好,但是对企业来说,是有目标的,是逐利的,追求的利润可能是经济的指标,也有可能是社会评价的指标,还有信誉。
   这种信誉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慈善可以建立起个人信誉、企业信誉是非常好的。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从海外的发展,我认为这种之所以做得好,就是这种回报是成正比的,而我们这些企业做这个事,也其实都有这样一个愿望,一方面通过你的企业能力去把自己的财富去捐献出来,使得社会的和谐度更高。另一方面你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制,大家对你的美誉度增加,对你的信誉肯定,对你的人品判断更好,这是无形资产。在这种迅速发展的工商社会当中,恰恰是信誉危机,企业的品牌危机是最大的发展障碍,慈善对我们地产商来说,又是非常好的一个手段。我在这里强调它的确是一个手段,但是当它成为一种手段的时候,你要允许这些企业有逐步认识过程,没有一个企业做到捐了这笔钱就不吭声的,很少。捐了就大声说出来,在电视上就出现了。以单独的行为出现了,大家都接受它了。
   您提到时尚,对于很多企业和个人来说,能到慈善晚会上走一圈,比领一个行业奖还集中。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第二种,能做到慈善境界的企业和个人的确也是很成功了。他可以回馈社会了,你可以从这方面证明自己的成功。所以说,这个慈善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对企业和个人追求来说。
   我觉得最终还是回归到一个字,就是“善”,追求致善的境地,真善美,我觉得善的境界更高的,善的境地最高的。善言善举需要有实力的企业去实施,慈善和地产的结合,我认为会找到一个很好的价值取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