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企避“重”就“轻”

(2012-09-06 10:59:55)
标签:

范小冲

房地产

阳光100

城市化

土地

杂谈

分类: 主题文章

    有业内人士开玩笑说,过去房地产行业的微笑曲线是倒置的,因为“开发环节在盈利的顶部,前端的金融与后端的服务在底部,银行挣的钱不如盖房子的多”。但现在,这条曲线似乎要“反过来了”。

 

    在3年前,绿城所依靠融资不断拿地的“重资产”模式,在业内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在‘通胀时代’,开发商的主要利润并不来自于房产开发,而是土地增值的部分。开发房产不过是变现了土地增值,这是过去房地产开发能获得所谓‘暴利’的游戏规则。”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告诉记者。

 

    然而,今年以来,房地产公司拿地的脚步似乎普遍慢了下来。单纯房地产开发是“重资产”的模式,在调控政策趋严的背景下,这种模式依赖土地增值就能盈利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房地产公司已经意识到避“重”就“轻”或许更加现实。

 

    所谓“轻资产”的发展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土地储备和大量占用资金,而是更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品牌或者开发能力、强调自身的专业性、提升开发项目的价值、通过与投资方合作来开发。业内通常把委托代建当作“狭义”轻资产模式的典型。

 

    “长期来看,不重视后期运营服务是没法在这个行业经营下去的。”冯辉明认为,房地产开发终究是有瓶颈的,在10—15年后,城市化的进程会走到尽头。那时的市场规模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大,然而若等到四五年后再去转型可能就晚了。

 

    范小冲也有同感,他认为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增长会在15—20年之后结束,中国的城市化率从20年前的20%达到现在的50%,15—20年后会达到60%—65%。现在城市化率每年会增长1%—1.5%,未来就没有这么快了。

 

    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都已经发现,现在相应配套服务还远远不能够称作完善,当下还只是“开发、盖房子”的时代,在服务领域确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但现在有,未来的需求更大。而且房地产服务的模式也正在由简单的物业管理走向多样化。”

 

    “经营性物业不只是需要楼漂亮、面积大,关键是要给商户创造价值,这就得靠开发商定位、规划、招商、运营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这个对经营性物业非常重要。”范小冲表示,能不断地为商户和城市创造价值,这是开发商必须要过的一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