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忙裡偷閒只讀詩:《法國現代詩抄》

(2013-10-31 09:41:27)
标签:

王不了

东写西读

分类: 东写西读

http://img5.douban.com/lpic/s10482559.jpg

 

平常讀書都在課餘、廚餘,都是些零頭碎腦的時間。最近老婆臨產,連這些邊角料時間都少了,於是只好讀詩,因為詩短,易讀而耐嚼。

 

可這部詩集的絕大部分詩,我讀了都沒感覺。想了一下原因:一,我欣賞水平不夠。二,翻譯把詩意篩掉了。法文詩恐怕更難譯。三,這幾日天氣不好,不適合讀詩。

 

好在書中的幾則詩論都還平實在理,就抄下來吧。

 

 

比埃爾·勒韋爾迪《詩論》(167-169頁)


 

一件藝術品的邏輯,就是它的結構。這個整體如果一旦獲得平衡並保持住了這種平衡,那麽它就是合乎邏輯的。

 

美不出於藝術家的雙手,但是出於藝術家雙手的事物乃成為美。

                                                                                      (《自辯》,1919)


 

自然就是自然,它不是詩。自然在一些人性情上的反應乃產生了詩。

 

詩人是燃燒現實的熔爐。

 

形象不是制作得來的,她當自行鼓翼而來。

 

藝術致力於一種特殊現實;如果它達到了,它即與之融合,於是成為永恒,於是與時間融為一體。

 

夢是一個從現實下面通過的隧道。這是一條清澈的水流過的溝渠,但它確實是條溝壑。

 

任何作品只不過是一個時代的忠實的鏡子,它也像時代一樣很快地沒入過去之中。

                                                                                      (《鬃毛手套》,1927)


 

人是現實的不良導體。

 

偶然的機緣完結了,乃有了藝術。一切偶然帶給藝術的東西豐富了藝術。

 

對於世人來說,其活動範圍是圍繞著他的唯一的激情,他的內心生活的搏動。

 

詩人的思想是片斷的——一個一個思緒,聯結的形象。

 

詩人分泌作品正好像蚌貝分泌介殼的石灰質一樣,並且也像它那樣防護自己——他無法從其中脫出,這樣作品既是他的牢獄又是他的盾牌。

 

為藝術而藝術,為生活而生活,這兩者都是僵死的觀點。實際上,每一方向都應有目標和理性的憧憬。藝術須通過生活同時又為了生活,生活須為了藝術同時又通過藝術。

 

好詩當渾然天成。修改或潤色只是一種巧合,而且要是改得不好,便面目全非。

 

(《我的航行日誌》,1930-1936,1948年出版)


 

了按:這篇《詩論》轉自豆友▲amao 筆記,但改正了一個錯字。

 

 

亨利·米肖《一個野蠻人在中國》(269頁)

 

在北京我才認識了柳樹,不是垂柳,而是普通的柳樹,樹身略微傾側,典型的中國樹木。

 

柳樹總是有點像迴避什麼似的。它的枝葉捉摸無定,它的動作宛如駭浪迸集。在它身上更多的是人們看不到的、它沒有顯示出來的東西。這是一種最不善於自我炫耀的樹。雖然它老在戰慄(可不像樺樹和白楊那樣生硬而惶惑不安的戰慄),但既不傲岸,也不阿附,它永遠劃行著,迴蕩著,迎風獨立,仿佛游魚在湍急的河流中間翻騰,嬉戲。

 

柳樹一點一點陶冶你,每天早晨都在教育你。但是使你驚愕不置的是,經過一番巨大的搖撼之後,它歇息了,於是每當人們打開窗戶時,都不能不想哭泣。

 

(《一個野蠻人在亞洲》)

 

了按:「它的動作宛如駭浪迸集」中「迸集」似乎是生造詞,不通。徐知免先生用詞頗為富麗,但有時流於艷俗。

 

 

亨利·米肖《詩》(280頁)

 

我不懂得作詩,也從來不以詩人自居,也不在詩中特地去尋覓詩意。第一個說這句話的並不是我。

 

詩的激情、獨創性或音樂性,永遠是無法估量的,它存在於任何事物之中,在一幅畫、一張照片、一間陋室裡,詩情可能更濃。激怒並阻礙詩情的東西乃是自我陶醉、清靜無為(這兩個死胡同)和詩人的令人厭倦的感傷情緒。我覺得最壞的就是雕琢。詩是大自然的厚貺,它是天籟,不是功夫。抱著滿腔作詩的雄心遂使詩意全失。

 

(《詩藝》)

 

了按:學了個生詞:「厚貺」。貺,音況。厚貺即豐厚的贈禮。唐白居易代王佖答吐蕃北道節度使論贊勃藏書:「遠辱來書,兼蒙厚貺,慰悚之至,難述所懷。」或作「厚賜」。

 

 

夏爾·波德萊爾《繪畫》(346-347頁)

 

一幅畫只是畫本身所想要表現的東西;除了從它受光的那個角度去看之外,沒有別的法子欣賞。

 

我向那些有時候被我好心的憤怒所得罪的人建議,請他們讀讀狄德羅的《沙龍》一書。我們在這本書裡,除了其他的一些很得當的善意的教訓外,還可以看到這一點:有人向他推薦一位畫家,因為這位畫家有一大家子人需要養活,於是偉大的哲學家說:他應當放棄繪畫,要不就放棄那個家庭。

 

詩意不是畫家所追求的直接目的;當詩意進入繪畫之中,作品自然就更有風韻,不過詩意並不能掩蓋繪畫的缺點。在構思一幅畫的時候刻意追求詩意,肯定找不到。詩意當於藝術家不知不覺間到來,這是繪畫本身的結果;因為詩意隱藏在觀眾心中,而天才就在於能使它從人們心中蘇醒過來。繪畫之妙係於色彩和形態;它跟詩的相像之處只是詩在讀者心中會同樣引起繪畫的種種印象。

 

有一個簡單方法可以衡量一位藝術家的才能,這就是看看那些欣賞他的觀眾是什麼人。畫家和詩人欣賞德拉克洛瓦;德康先生,畫家欣賞;奧拉斯·韋爾內先生為軍伍所喜愛;富於審美觀念的婦女則喜歡阿里·斯黑費爾先生,她們總是通過奏點宗教音樂來消愁解悶,排遣經期中白帶給她們帶來的煩惱。

 

了按:忍不住在這段話旁邊畫了個笑臉。真不愧是《惡之花》的作者啊。

 

 

夏爾·波德萊爾《色彩》(349頁)

 

……空氣在色彩理論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以致如果一位風景畫家按照他所看到的那樣去畫林子裡的樹葉,他所取得的色調就會完全不對;這是因為觀眾和畫幅之間的空間比起觀眾和大自然之間的空間要小得多。……

 

 

夏爾·波德萊爾《維克多·雨果》(369頁)

 

……描述現成事物,詩人就會自貶身價,墮入教師之列;敘述可能的事物,詩人啊,你這才是忠於自己的職守。有一個集體的心靈在詢問,哭泣,在希望,有時還在猜測。


 

作者[]瓦莱里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新陆诗丛外国卷
译者徐知免 
出版年: 2012-9
页数: 396
定价: 6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陆诗丛·外国卷
ISBN: 978756246707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