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是偷来的
(2009-05-04 12:51:01)
标签:
王不了言语有时 |
分类: 言语有时 |
0 我喜欢的J·杰罗姆写过一篇谈论“无所事事”的文章,他说:“世上有许多懒人和慢条斯理的人,但真正无所事事的人少之又少。他可不是那种把手放在裤兜里踅过来踅过去的人,正相反,他突出的特点总是异常忙碌。一个人除非是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不然根本无法彻底享受无所事事。”
单凭这一小段话就足以让我爱上杰罗姆了。〇七年十月,我买了一本他的《懒人闲想录》。我看得很慢,因为读之惟恐易尽。我常常怀疑他抄袭了我脑子里的想法。如果不是他在八十多年前就已经死了,我还真打算去他博客看看。
关于“无所事事”,他还说了一句名言,被钱钟书借用过:“无所事事就像吻一样,要想有味道,就得是偷来的。”
难怪我们要说“忙里偷闲”、“偷得浮生半日闲”,原来有意思的“闲”全是从忙处偷来的,从明天借来的。
1 事情是永远干不完的。而且它们总是在你最忙的时候蜂拥而至。周四可能要向全校上一堂公开课,下周要备课,二十一号前要参与市教育局的教研项目,要写几篇集体备课的教案、上一堂教研课,还有一堂精品班会课等着我,家长会又近在咫尺——而我却在别人午休的时候来写博客。
到底是要夸自己敬业,还是应该骂自己不分轻重、无所事事呢?
我只是想忙里偷闲,越忙越偷。
2 不管多忙,发呆总是好的,想入非非的时间也总是有的。
我最近的闲想是:辞掉工作,去工地上干活,如果工头嫌我瘦,我就告诉他我不要钱,但是要管吃管住。或者跑回家乡,开一间小店,坐在柜台后边抽烟,偷看顾客的鞋子,像狗一样打量路上来往的行人。或者考研,混进大学里头多好,上完课拍拍屁股走人,没有那么多琐事,准备一把剪刀半瓶浆糊就能出成果——只需捏着鼻子忍受学界酸气闷气铜臭气就行。要么去写故事给小朋友们看,让他们知道,中国也有好玩的故事,没有任何说教任何意义,就是好玩,比国外的更好玩……
3 到处都是噪音。这个世界真挤。
你必须足够结实或足够麻木,或拥有恰到好处的无耻,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笑着走下去。
这些都是牢骚。光看人们留下来的话语,会发现我们的时代从来就没好过。
4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一百五十年前,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这样描述他想象中的法国大革命时代,或许这也是他对当时欧洲社会的印象。拿它来形容我们这个时代,不也是非常恰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