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
我不相信孩子是善良的,就像我不相信孩子残忍。
在我的观念中,孩子无所谓善良或残忍。从前的日本人认为六岁前的幼童没有灵魂,不能称之为人。此说虽然迂腐之极,但却可拈来作为一个隐喻。如果这种说法你不能接受,那我可以换一个——小孩子如同白纸,上面空无一物——这样你能接受了吧?(真不想告诉你:作为隐喻,它们在实质上并没有区别。)
他们这么干净,又这么洁白,当然是空灵纯洁,却也容易弄脏弄旧,“皎皎者易污”是也。小孩子才是纯粹的无知者,无论智识还是道德,这样的无知者我们称赞为“天真无邪”,可是,说“天真无耻”是不是错了?我想两者都没有错,现实世界没有那么多的“非此即彼”。小孩子就是这样,无忧无虑无知无识无道无耻无畏无不畏。无法定格。
就拿顾城来说,如果你认为他的诗一派天真,纯美如同童话,那你就不要指责他的杀妻为残忍无良。因为这个杀人凶手和那个唯灵诗人是同一个人。很多人认为顾城就是个大孩子,而我相信最残忍和最善良的事情孩子都可以做出来。
有些纸是可以包住火的。
有几次和家长们交流孩子们的问题,几个家长就莫名惊诧:我的孩子以前都没有这些毛病啊!有些家长就更直接地质问道,以前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为什么现在就出现这种问题?那时开学才一个月,我很想说:让一个近乎完美的孩子在短短几十天内变得这么差,我王某人还没有这样的本事。
“我不知道”并不表示“它不存在”。
纸下面可能也有火苗在烧!
弯曲的捷径。
我往常的方式就是,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早解决,不要瞒,更不要拖。现在我发现这种方式施之于家长就太过憨直。因为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大多数人都更希望听到、看到孩子的长处,从而本能似的规避其短处。
这一向大家都大谈鲁迅,我想,我就得学习鲁迅先生提倡的“韧的战斗”精神。或者说,我得走“曲线救国”的路子,深入敌后,迂回包抄——这样看似费事,在特定情况下反倒是一条弯曲的捷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