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的召唤,词如莲语
(2011-11-03 15:17:08)
标签:
禅之悦万物莲语家园是水文化 |
虽然身为泰州人,但对泰州的文化所知甚浅,尤其对泰州的佛教文化更是有限。 范观澜先生的这部以讲述泰州和佛教文化为主体的《泰州情缘》,对我这飘移他乡的游子来说,大解乡愁之渴。
1994年的5月,我去蒲黄榆拜见汪曾祺先生,汪先生一本赠我新出的大著《释迦牟尼》(豪华的精装本他手中只有两本,赐我一本。近来我问一些资深汪迷,他们都无此缘分)。他很得意,说,我是用佛经体写成的。在书的扉页,先生用毛笔认真写上:王干同参,曾祺和南。我性愚钝,不解“同参”“和南”其意。待先生仙逝十载,方解其意,晚矣!
今日又见观澜合十之短信,顿生惭愧,顿生尘世彼岸之思。
年轻时,他乡是彼岸。中年后,家乡是彼岸。家园,精神家园,离不开家之眷,乡之念。观澜写泰州,乃是心中的泰州,乃是家园的泰州。泰州的一草一木,一人一地,都是家园的召唤。他笔之所行,其实是遵照缘分的轨迹。大师小众,相聚相逢相别,自然而然。自然即缘,散文是缘,无缘的散文是虚构,是戏剧,是小说。
有缘人真实。
无缘人虚构。
有情人会爱。
无情人易恨。
我常常想,写作是一种修行,阅读是一种顿悟,评论则是一种涅槃。
绚烂时,词如莲语。
平淡时,字若般若。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