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冬天让人浮想联翩

(2007-02-07 12:41:47)

北京的冬

 

北京的冬天才是冬天,但北京的冬天如果没有下雪的话就不像冬天,整整一个冬天人们都在盼望下雪,天气预报也时不时地提醒人们要下雪了,但雪楞是不肯光临,人们一直盼望到春节,雪姑娘雪大爷还是迟迟不来,媒体说北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最脏的一月,空气甚至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程度,北京的冬天一点也不可爱。

    雪来了。

    在大家不抱希望、不再等待的时候悄然来临,虽然有天气预报说可能下雪,但这个冬天的可能太多让大家失望的太多,人们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无雪的冬天的时候,雪大爷雪姑娘姗姗来迟地来了,二月的北京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了。   

雪来的时候我刚起床,我先看到一粒一粒糯米面一样的雪粉漂浮在空气中,然后发现变成珍珠似的雪珠在往下落,再后来终于变成了鹅毛大的雪花狂舞起来,很快天地之间一片银白,下雪了,下大雪了,我告诉家人,家人也起床看着雪花飞舞,我看到了对面的楼上的人们也在窗户上喜洋洋地看着雪的舞蹈、雪的狂欢。

    雪让北京人过节似的快乐,今年的春节北京的鞭炮开禁了,限放了,好像也没这场雪让人们兴奋,电视台的记者在街头一个劲地“瑞雪、瑞雪”对行人采访,而孩子们也快活地在雪地上打起雪仗,院子里雪人被调皮的孩子和一样调皮的父母堆起来了,父母在为孩子堆雪人的时候,其实也是为自己不泯的童心建一个回忆的坐标。这坐标虽然消失得容易,但在心里始贮存着,每次大雪都被激活。

    有雪的北京生动可爱,无雪的北京的冬天则显得有些肃杀,树木简练的只剩下枝干,决不拖泥带水地隐藏些许的叶片和绿意,整个北京的冬天像一幅鲁迅小说里的木刻插图,冷峻而凝炼。

     我有些喜欢这种冷峻和凝炼,有些喜欢北京的冬,这虽然不是我北迁的全部理由,但其中季节的成分也占了相当的因素。记得20年前第一次到北京学习的时候,问一位老师,北京有什么特产,这位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暖气。我起初以为只是调侃的一句话,等我享受到北京暖气的种种好处之后,我也会由衷地说,北京特产,暖气。

  在北京生活惯了的朋友可能没有我南方来的外来者这样的深切感受,没有在南方生活过的人是很难想象南方(这个南方不是广义上的南方,可能叫东南更合适,岭南的冬天是非常温暖的)的冬天是怎样的不方便学习和写作,我在《南京的冬》一文中曾“痛说”南京的冬天的种种不适,潮湿,阴冷,做什么事情都束手束脚的,尤其是看书、学习、写作这种轻活,轻冷,时间越长越是寒冷难当。而北京的供暖,让室内的小环境有了春意盎然的温暖,甚至有初夏般的自在和舒适,非常适合做文字这类轻活。记得1988年的冬天,我在北京花了四十天时间,就完成一本二十多万字的文学评论著作,这在小说家来说也是很高产的,别说理论性的文字了。这要感谢北京宜人的暖气释放了我的“生产力”,我对北京的冬天心存感激。

  如今,我迁徙到北京,不仅可以感受到北京温暖而漫长的的冬天了,还可以感受到北京的四季变化物转星移,在他乡回忆或想象南方冬天的种种趣事,也是人生的另一种滋味,就象我现在穿着夏装看北京窗外的寒冷的雪景一样,不同季节的感受和反差让你想起丰富的生活和单调的生活之间的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