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冬
王 干
北京的冬天才是冬天,但北京的冬天如果没有下雪的话就不像冬天,整整一个冬天人们都在盼望下雪,天气预报也时不时地提醒人们要下雪了,但雪楞是不肯光临,人们一直盼望到春节,雪姑娘雪大爷还是迟迟不来,媒体说北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最脏的一月,空气甚至达到了重度污染的程度,北京的冬天一点也不可爱。
雪来的时候我刚起床,我先看到一粒一粒糯米面一样的雪粉漂浮在空气中,然后发现变成珍珠似的雪珠在往下落,再后来终于变成了鹅毛大的雪花狂舞起来,很快天地之间一片银白,下雪了,下大雪了,我告诉家人,家人也起床看着雪花飞舞,我看到了对面的楼上的人们也在窗户上喜洋洋地看着雪的舞蹈、雪的狂欢。
在北京生活惯了的朋友可能没有我南方来的外来者这样的深切感受,没有在南方生活过的人是很难想象南方(这个南方不是广义上的南方,可能叫东南更合适,岭南的冬天是非常温暖的)的冬天是怎样的不方便学习和写作,我在《南京的冬》一文中曾“痛说”南京的冬天的种种不适,潮湿,阴冷,做什么事情都束手束脚的,尤其是看书、学习、写作这种轻活,轻冷,时间越长越是寒冷难当。而北京的供暖,让室内的小环境有了春意盎然的温暖,甚至有初夏般的自在和舒适,非常适合做文字这类轻活。记得1988年的冬天,我在北京花了四十天时间,就完成一本二十多万字的文学评论著作,这在小说家来说也是很高产的,别说理论性的文字了。这要感谢北京宜人的暖气释放了我的“生产力”,我对北京的冬天心存感激。
如今,我迁徙到北京,不仅可以感受到北京温暖而漫长的的冬天了,还可以感受到北京的四季变化物转星移,在他乡回忆或想象南方冬天的种种趣事,也是人生的另一种滋味,就象我现在穿着夏装看北京窗外的寒冷的雪景一样,不同季节的感受和反差让你想起丰富的生活和单调的生活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