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交易感言(三)
为什么别人的策略你不能用?
相信读者都曾在媒体或演讲中听到很多有关投资趋势的预测与投资策略,而类似这种报导或演讲最后大都会有着肯定而清晰的投资结论。只是,读者在看完或听玩类似的投资评论之后,有无想过这种清楚与肯定的投资建议是否适用于个人呢?其实,就我个人的意见而言,这种建议除非经过读者适当的消化,否则都是没什益处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用比喻的方式与实际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就以足球赛场的前锋后卫位子来说明,或许读者就会有着较清晰的概念。由于足球场的赛场面积辽阔,没有人得以完全防守所有的位置,为了分工在防守与攻击都有着明确的定位,所以就会有前锋后卫的分配,又有左前锋右前锋中锋的分野。如果,曾看过较不成熟的足球队踢球(例如儿童足球队或临时成军的大学班队),就会清楚的发现到虽然两边的球技都欠佳,但在锋卫位置配置较正确的一边往往正是赢球的那一边。因为,一个站在后卫的球员如果跑到前面进行攻击,不仅需耗费极大的体力效果不彰,也会使得防守出现大漏洞。换句话说,在辽阔的市场中每个人所占的位置各不相同,适合他的并不见得适合你,如果想要面面俱到只会让自己处于不利的投资地位。
而从一般投资人的投资实况观察,就常会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其一是股票种类众多,其二是现在拥有的股票大都属亏钱的股票,其三是股票的总市值占其个人财富的比重大都偏低(大约不到二成)。为什么会有着上述的现象呢?原因就在于投资人对于自己的投资判断信心极度缺乏,所以总是被媒体消息带着走。由于每个投资人所获取的资讯来源各不相同,这种事实造成了投资人的持股内容与比率也差异极大。如果,现在又在同一个研讨会听到同一个投资策略或建议。由于,每个投资人的立足点并不相同,即使投资人都做了同一个投资操作,也无法使得其后的投资效果相同。
更有趣的是,每个听到同一场演讲的投资人还会发生两种有趣的状况,一个是随信心多寡而调整接受的程度,一个则是缺乏其后完整投资建议的洗礼。例如,有投资人因着前面的亏损经验,所以对于类似的投资建议就有所保留而谨慎跟进,有的人则可能因着满手现金因此而大举跟进。再如,类似的建议常是‘未来可以大举买进某某类股’等,但是何时或何种价位则应该调整原来的投资建议,却少有投资人会或能够持续追踪提出该投资建议的分析师群的看法。也就是说,大多数参加某研讨会或阅读某投资研究的投资人缺乏完整的投资建议。不是自行做粗糙的投资操作计画,就是无法获取其后因着投资环境变迁该团队的完整应变投资计划。如此一来,投资人从始到末所拼凑的投资计划不是不完整就是七零八落的,这样下来怎么会有好的投资成果呢?更可怖的是,如果投资人是从不同的投资研讨会或者研究团队获取的投资建议,那么因着投资理念的不同所产生矛盾可能更是令人棘手的。
所以,面对这种时常可获取大量投资资讯与建议的时代,投资人首要之务不是去吸收资讯,而是先架构出自己的投资理念与偏好。而后,再从中汲取一些客观的投资资讯(例如产业统计、营收统计与比较等),并且架构出属于自己的投资计画。而即使这种投资计画未臻完美,但也总好过听取众多他人投资建议所拼凑来的七零八落的投资建议。记得,下一次在听闻相关的投资建议不要在盲目跟随迳自运用,而是要如同过马路虎口般的__停、听、看。
(文章来源:www)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