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爱国
(2009-03-03 20:23:58)
标签:
杂谈 |
圆明园兽首拍卖是这样一个结局。我本来想是某个买家高额买下,用来讹诈那些有爱国倾向的基金会或收藏家。而事实是一个身为中华挽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顾问出来搅了局。文物局立刻声明这是个人行为,如果真是某种政府行为,那真是很丢脸的事。网络上依然哄然的叫好占大多数,他们居然不觉得丢人现眼。如果真是钱多的使不完,用3亿多人民币买下这么两个不详之物回归祖国,倒也算是悍然的大手笔,值得钦佩。问题是买了不付款,就为了搅局,这跟耍无赖有什么差别?
我就没觉得这两个玩意有什么珍贵,跟当年陈列在圆明园、颐和园的西洋自鸣钟有啥差别。要说拯救文物,当年水淹三峡,淹掉多少珍贵文物,都没人吱一声。而这两个兽首,因为寄托了所谓爱国主义的哀思,就变成图腾了。你要说不就两个近代的破铜头么,而且还是西洋的舶来品,那一定有愤青跳出来大骂你不明是非。我们的爱国主义向来就是喧嚷、叫骂式的,最糟糕的是倒地打滚。该收藏家一打滚,虽然姿势不好看,可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觉得唯有如此才能表达对祖国的拳拳之心,赤子之诚。也不管这赤子的表演是如何的难看和自恋。阿Q如果活在今天,大概又可以成民意的代言人,因为他是急于表达,勇于叫骂并且会及时打滚的。
爱国爱得体面全无,没有一点内在的尊严和自信可言,就会出现这样的诞妄,居然用几个不值钱的古董作为国家体面的符号。这其实鼓励了贪婪。那些精明的西方藏家大概没什么人会冲着兽首的艺术价值和文艺价值高价竞拍,他们是赏金猎人,要的就是爱国情绪蒸腾所哄抬起的市价。我眼里的所谓大国风范,要不就像中东石油大亨买跑车一样,把这东西像个宠物一样收下来,要不就潇洒地挥挥手,谁爱收谁收去。它既不能代表过去,也不能代表未来。活在当下是爱活人,爱护真正的文化和真知,爱真理。我们的这些爱国主义者连自己的国人都不爱了,就只会发誓言,表姿态。说老实话,谁老拿“中国人”这个称谓来说事,都会让我一阵心寒。所谓光荣属于人民,人民却都活在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