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想到罗先生为我炒作

(2006-03-13 12:31:16)

我是被吵醒的,这么个大阳光天。我的博客里居然如此沸腾,而且全是不装B的字。请原谅我不使用文字2字。是什么使得我这里如此热闹,原来是罗先生把我留给亚哲的留言贴到自己寸土寸金的博客里了。而且罗先生第一次如此客气,居然没有标题上直接署上傻X记者某某,还美其名曰名记云云,真让我不胜意外。把我的博客公开在罗先生那做一广告,这样的待遇我还真不敢期盼,在已经领教过罗先生的“价格”和“立场”之后。不过罗先生的意思当然是彰然的,让广大罗粉们前来观摩批判。亚哲那是第一个,我这成了第二个。

 

说好了不予置评,我觉得就这么弱智的问题浪费口舌很可笑,成为罗先生笔下典型装B人士,张亚哲也没什么好自卑的,因为对罗先生,装B的名单必然是一长列,而不装B的名单里寥寥可数,除了他自己和上帝,实在也数不出几个。一个人使用文字的习惯和一个人的教育、环境、口味是密切相关,而我说学历说明问题,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罗先生使用文字的好勇斗狠的彪悍风格可能和某种教育相关,我觉得这是天经地义,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和自己的生长环境相关。没想到这句话让某些人深觉痛切,拿出来做无休止的关于“PC”的文章。我再愚笨,政治上的正确是不会忽略的,当然不会犯低级歧视的错误。正如罗先生文字透露罗先生个人的信息,亚哲的文字也透露了他个人的信息。如果非要对与自己隔膜的某种文字予以扑灭,我觉得不是彪悍是凶残。

 

而我对罗先生,非但没有歧视,本来是很有几分欣赏的。作为前文学青年,我相信自己对文字的鉴赏力还是有一点的,即便是罗先生十分推崇的冯唐,尚未出道时便已得到我的青赏。所以在看到罗先生博客的开篇之作:我们时代的傻逼词汇之二--恶心的叠词和不知所云的颜色 和骚得要死的使用说明 之后,长久工作于大众传媒形成的媚俗本能告诉我,这样的文字上可增加网站点击率,下可增加报纸阅读率,所以我决定找到罗先生。还好本人有良好的版权意识,不会不问自取,否则也会沦为“坏人”,然后在罗先生雄纠纠的“让坏人们知道”的国际歌声中破产。这里面还有点周折。我首先找的是张亚哲,亚哲兄对罗先生颇具赞誉(这点,我和亚哲其实是有判断力的),然后告诉我此人非常各色,执拗,劝我最好别找他。本来也就算了,某日和徐小平老师共餐,说起博客,徐老师把罗先生的手机告诉我,我就给罗先生发了个短信,要求转载骚得要死的使用说明

罗先生回短信还颇有礼貌,说下课后再谈。首先罗先生同意转载,在我以为可以结束通话时突然问起:你们稿费是多少?我说开以最高稿酬千字N元,罗先生说那不行,我的稿酬标准是一字一元。我颇觉诧然,当然我的作风也是不与人作无用的说服,此事就此作罢,如果以罗先生的语言,这事大概该描述为“罗博客在稿酬上很装B”,或者说是身价上装B而未遂。我个人观察,写稿子首先问稿费的不外两种情况:经济困窘的自由职业者写手;已经成名的腕儿自重身份、自高身价。不知道罗先生是哪一种,至少做了N多年的编辑的本人,此前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国内以字计价的腕屈指可数,典型的是王朔,好像是每字5元,以罗先生此种喜人态势,直追王朔是数日可待。可喜可贺。不过我想罗粉该有异议了,那王朔算哪号衰人啊,根本不是标竿。作为文字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我当然希望文坛有新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出现。

 

随后看到罗先生雷厉风行的一连串组合拳,我深为自己懂得规则庆幸。当然罗先生的人气博客的文章我经常拜读,某些依然欣赏,某些不能苟同,(如安东尼奥尼的傻逼电影回顾展())到了这篇文坛装B犯我哑然失笑了。罗先生大师风范已成,果然处处定论,欢呼四起。不知道罗先生如此信服的“装B”与“不装B”的架势可靠否?如果对罗先生很诚恳地说:“您确实一点不装B”,我觉得如此的思维方式很荒诞,这样的文字没什么价值。

 

对罗先生博客里提到的与本人有关的情况通报到此,再次感谢罗先生拿出宝贵的“虚拟空间”为我炒作。很遗憾,没有PK, 让粉丝们失望了。再次有鉴于罗先生方和我方力量对比悬殊,罗先生是体格雄伟的男胖子,本人是体格纤弱的瘦女子;罗先生是一呼百应的博客翘楚,本人是没什么名气的小博客。真的PK势必十分难看,想必罗先生也不欲看到言传身教出来是如此不堪之情形。我真诚地相信罗先生是“有理想主义”的青年,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有一点共识。虽然罗先生的辔头失控,已臻于虚拟迷幻之化境。我相信罗先生在漫长的岁月里一定能以自己为师,以自己为镜,以自己为准绳发展成“十全愤青”,至于粉丝们,除了看热闹的,估计就是看造化的了。

 

我很明智地关闭了博客评论,一为罗先生的粉丝而退居,二为自己没粉丝而喜。切勿穷追滥打,搞此种罗先生也很鄙视的低俗炒作,最后还让我这个为罗先生鄙视的人捞了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