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黎宛冰
黎宛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79
  • 关注人气:8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被爱的城市

(2006-03-13 00:18:18)


 
我要去桂林

没完没了的出发。

倾听我的叙述需要耐心。因为会在任何一个细节上进入漫无边际的意识流。

在不到一个月里,这已经是第三次出行了,甚至连行李都没有打开过,就又一次出发。也许我就是享受这种生活。M蛊惑我说,很好玩的哦。我只迟疑了5分钟就毫无疑问地跟着他的摄制组走了。

为了节约经费,他们订了火车票。M说,坐火车也是一种经验嘛,我有很多年没有尝试过火车了,也许我永远的过了那种简约时代。现在我浮华奢侈,热爱享受,并且由此而来更多的珍惜时间。因为对于一个享乐主义者来说,时间总是太少。我起了大早,揉着睡眼出的门。拖着大包小裹的一行人来到西客站,首先提出抗议的是我的鼻子,空气中弥漫着人肉味,陈旧不堪的火车站,火车站永远象陈年酱油一样浑浊黯淡。拥挤在里面的人大都神情憔悴或浅薄。几个鬼鬼祟祟的人老是围着我们打转,一个裹着军大衣的家伙顽强地向我发问:要不要休息,可以躺着看录象。这简直象地下党员的暗号使我莫名其妙。在火车站这种地方,显然使用着我们这些小资们所不太谙熟的另一套语言体系。

10点种,火车出发了。原则上已经是春季,不过我们仍然看到的是干燥贫瘠的北方草原。有很多人曾经抒发过一种感叹,对于一个鞭长莫及的地方的艳羡和追思,桂林在我的记忆里是一个没有亲切感的地方。一个胜迹大凡过于出名就会这样让人感觉迟钝,例如长城,故宫,这样的门脸性的东西和我们内心的关联不太大,桂林就是这样,它的招牌:桂林山水甲天下定格在我们印象中的永远是一副静止呆板的山水画。

火车上永远在放轻音乐,我总是站在车厢连接处抽烟,M把我的雪茄强行没收了。一块的都是小屁孩。刚从广院毕业的L是押机员,押着这台价值不菲的摄象机。他的好奇就象脸上的青春痘一样多,不停地向我们提问:你是哪的?你今年多大?还拿出个小本来记录。另外几个都是虎头虎脑的样子。Z姑娘是文案,为了这次免费游山玩水的机会,她毅然决然地把报社的工作辞了。从她脸上可以看到一个习惯飘着的人的神态,但是她否认自己是一个飘一代,她说,我还是喜欢稳定的生活的。在火车上,除了睡觉和吃饭的时间,她都埋头在她的手机上耕耘,她是我见过的最沉迷于手机信息游戏的人。我们将在火车上至少度过24小时,这里至少又有2/3的时间用于睡觉。除了睡觉还有什么好干,我抚摸着自己的肚皮,悲哀的感觉到在流逝的每时每刻里,脂肪在增长,青春在减少。

 

下铺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他们象羊脂球一样准备充足,携带了瓜子、水果、饮料甚至还有熟食,除了微不可闻的轻声细语就是同样微不可闻的咀嚼,语言和食物一起被隔绝在腮帮子里。火车卧铺尤其是软卧反映了充分的中产阶级特色。

我认为铁路实际上是极大唤起人类淫逸状态的工具,在行进中的一个狭小的空间,人们奢望伸展自己,从神经到肢表,人们在这里表现出强烈的交流欲望。中产阶级的矜持表现在轻音乐、低声、冷漠的教养和自娱自乐。我除了疲惫不堪地看《楚留香传奇》就是昏睡不醒。睡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在,我象郝思嘉一样冀望于将来,只是在时间的维度上更短。我希望每一觉醒来的时候,都能看见一些细微的转变。就象古龙的叙述,在这一章和下一章之间没有一点合理的逻辑关系。不过逻辑意味着对时间的有效的延宕,在古龙的小说里时间是飞快的。5步美人现、10步一血溅,每天至少一次重大转折。而此刻对于我,是一个逻辑性的场面,时间过于迟缓静止。我只有苦苦捱过24小时并且发誓N年之内再不做如此尝试。

我和W在设计一个豪华的列车,我说希望有迪厅有音乐并且有很好的咖啡,我相信这样的列车一定会宾客如云。W 认为如果他们在餐余把餐厅开放给人们打牌喝酒,就已经很好了。我们都觉得如果自己是这架列车的车长,一定能挣很多钱。车厢里在开治安员大会,其实他们只不过是从乘客中找出来的一些乌合之众。我想起我们报纸登过的一个荒诞的故事,一群流氓占领了车厢,在车厢里酗酒抢劫等等,于是一场紧急动员从其他车厢开始,乘警在每个车厢里寻找军人,他们渐渐壮大成一只阴沉而紧张的队伍,和邪恶的正在寻欢作乐的流氓形成鲜明对比。最后是一个中尉担当了 指挥员的重任,他们召开了一场严肃认真的战情分析会议,研究如何对付这群土鳖的战略,最后在地方警察到达之前,他们用擒贼先擒王的策略抓住了这群很不职业的流氓的头领。这很象一个黑色幽默电影的题材,不过我们现在看见的正是这样一个场面。

火车往南,最先感受到的是皮肤,水气在空气中氤氲的速度,感觉绿意和窗外柔和起来的线条。


这是一个晴朗的白天,我对桂林并没有寄予过高希望,所有的旅游城市几乎都是一致的思想混乱和格调低下。

城市格调包括一个城市的颜色、形状和提供幻想的空间。

颜色:天空;空气的清晰程度;树林和花朵;季节带来的变化-------笼罩着整个城市的颜色有时候甚至不是肉眼决定的,而是一种传感。内地很多城市是发灰的,如同陈年水迹洇黄的书页。但也有好看的灰蓝和快绿。这是我偏爱江浙城市的原因,因为它们基本是浅色系的城市。纳博科夫说自己对颜色特别敏感,每一个字母对他是有颜色的。我们大多数人虽然没有他那种艺术家的敏感,但是每一个日子、每一个地方都还是带有少许颜色的。

形状:水从哪里流过?树叶从何处飘下?我们在哪里行走?房间的窗户是否可以看到风景?那些建筑是挤压着我们还是蔽护着我们?街道有没有安全感?-----这都构成一个城市的形状。走过了很多蜘蛛网似的城市,阡陌参差,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具有几何线条的城市,只需寥寥几笔在心里便已轮廓鲜明,但这种简明需要精心设计,否则便会象内地许多城市一样具有一种粗枝大叶的复杂。

更多难以描述的东西造成城市给你的幻想空间:朋友们和你之间的距离;遥远得难以触及的生活方式;雕琢着你的激情和沉静-----没有幻想空间的地方如何追忆逝水年华?这就是内地小城镇文化日见凋零的原因,在一个格调低下的地方如何产生艰深而优美的精神生活?越是低劣的东西就越是具有流行感冒一样的传染性,这就是我们看到所有的旅游城市都卖着同样的商品;所有的城镇都被马赛克包围的原因。我不能再简单枚举下去,会累到吐血。大城市的好处是人文和好奇精神要多一点。中国最佳的人文在哪?只有到那些人迹还没有踏足的原始地带去寻找了。

我必须以亲身经验提到几个参造系:巴黎/阿姆斯特丹/伦敦/爱丁堡/卢森堡/布鲁塞尔/弗罗伦萨/罗马/北欧国家的首都/杭州/成都/丽江/欧洲的太多小城市-----还有许多繁华而现代的城市是我所喜欢的,但不能列入。我希望随着行走经验的更加广泛,我的见识不再囿于如此狭窄的范围。

不过下面我还要提到最佳的人文,这在桂林是不缺乏的,在广西更是屡屡可见。

桂林这座城市引起了我极大的失望。据说这里正在执行九五计划,要在几年内让桂林旧貌换新颜。然后我就看到了一个思维彻底混乱的城市,到处在大兴土木,灰尘四溢。每隔100米就有一处拥堵,桂林成了一个满目疮疤的城市,揭开肌肤、流血留脓然后缝针留疤。桂林旅游局的人说,这是暂时的,他们举了一个例子,好比说,桂林是一个美少女,但是穿了一件破衣裳,而这番举措就是要让她穿上新衣裳。

M 和我悄悄的说,这哪里象待字闺中等待嫁衣的美少女啊,简直是惨遭蹂躏的少女,不,是惨遭强奸!不,是惨遭轮奸!----通过这个三段论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感觉,也是许多城市的共同命运,其实北京是在这张强奸清单上最悲惨的一个,其他还有苏州、西安、上海----

不过我在桂林市的中心地带找到了可供喘息的地方,象鼻公园。在城市的中心有活水通过,这是城市的灵气。如西湖之于杭州;长江之于九江。漓江从桂林中间穿过,以一种细腻的方式,细腻到你可以挽去裤管涉水而过;可以直击水下浓腻的青荇的浮游;每一颗鹅卵石的润滑都在提醒你水的至柔至纯,竹竿举重若轻的点击。我坐着竹筏飘下,河岸的另一侧又是被大片拆除等待重起高楼的空地,那里原来是渔民和摆渡者们居住的地方。这是怎样的宁静和疯狂啊。

船工---高颧凹鼻深目扁脸,鲜明的广西农家面目,过于和善,听说我们来自电视台和报纸之后,在心里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希望。他的家属于被拆除之列,他希望我们体察民情,象包青天一样为民鼓与呼。我们去了他家,一处凋敝的大屋,外边是残垣败瓦,里面是家徒四壁。他的苦水都积压在他的脸上,使得本来就不好看的轮廓更加沉黯。不过老实说,在我过去东奔西走的生涯中,这是我所熟悉的一种面相,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在历史中积淀下的面容,他们就是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在各种现实的暴力和话语的暴力前谦卑而疼痛的人。疼痛使得大多数中国人变丑了。他说他家被迫拆迁,别的邻居都拆走了,现在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安生,现在他唯一的邻居住在不远的江上,与几十只鸬鹚为伴。他说交的税很重。不过他说,这是应该的,毕竟国家要养军队要报国安民嘛。我和M相对苦笑了一下。他的命运是注定的,只可有细节上的细微变动,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他希望的事是不可能实现的。

告别他的家,我又回到悠游无度的小资状态,坐竹筏,看风景,吃炸鱼,思绪不再尖锐,被肉体的舒服状态笼罩,恰似眼前这片夕阳,懒散安静无所作为。

不过广西的食物是我的爱好谱系中突出的一种的,酸辣、色重、味鲜。在一汪红油中鲜亮的怡红快绿,有时微臭,赏心悦目更兼暖胃。任意一个大排挡里都能烹制出鲜美的家常食物,这是北方奇缺的,你可以到贵死人不陪命的地方吃限量发售的美食,但绝少一流的家常食物。所以北方的家常生活是不能讲究的,否则就会非常煞有介事,不象南方小城市那样自然快活。啊,我的胃在蠕动。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桂林的雨,在桂林市区的雨显然是一场小小的恶作剧,到处都泥泞不堪,拥堵更甚。不过这雨是如此细小,吸收了空中的粉尘,就如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吐出的是氧气。李商隐有首诗极切: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窗徊侵灯冷/庭虚近水听。最美好的雨显然都属于夜晚,是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

在我在广西随后的日子里,都充斥着对雨的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fragile
后一篇:妇女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