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爱情的名义烧包

(2006-02-12 14:27:04)

若干年前,我参加了某著名女小资的情人PARTY.。一个老外和我一起来到女小资的办公室,看到她的办公室几乎被大捧小捧的玫瑰花包围,其中最耀眼的是一大捧当年最流行的“蓝色妖姬“。这些花属于女小资的一位职员,一位高挑的美女。女小资一脸艳羡:天哪,她太有魅力了,这该花多少钱啊。女小资虽贵为老板,此刻在美女下属面前也稍逊气势,略输风骚。

 

这一晚群妖乱舞,每个美女都有玫瑰,正如乖孩子都有糖。我们只要有个计算器就知道谁最美,谁最有魅力,毕竟 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如今爱情,魅力都是有量化标准的。那大捧大捧玫瑰给我们留下的不是视觉冲击力,而是心理价位冲击力。在这样的量化置换游戏中,有的人很有面子,有的人则很没面子。

 

那个PARTY我就觉得没面子,居然没有一把花,我有点嗒然若失。和我一起的老外出于仁慈,冲出去买花,把一位卖花女手中的花全包圆了,当然被狠敲了一笔。我真为他庆幸啊,幸好那小姑娘手中不是一把蓝色妖姬。这把友情奉献的花挽救了我的面子。

 

我认识的一个男孩,平生第一次给女孩送玫瑰,拣了情人节这个倒霉的日子。这一天玫瑰岂止是昂贵,而且是脱销。这个男孩下班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花店,斥五百元买下最后一把蔫巴巴的玫瑰。女孩看到这把蔫头耷脑的玫瑰气不打一处来,觉得没面子,直接扔掉。他们脆弱的爱情经不起商业时代的最粗疏的物质暗示,这两人没多久就作鸟兽散了。

 

这一天玫瑰的价值以510倍的价值攀升,可是有什么能比爱情更不功利,更纯洁高尚的呢?以爱情的名义烧包是如此理直气壮,让所有商家梦里都能笑醒,恨不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的通杀经济只在这一刻辉煌,恨不能天天都过情人节。据说韩国已经有21个情人节了,由214日引申开每个月14日都是情人节。这种“爱情概念”不是为爱情服务的,是为经济服务的。

 

每个女人都喜欢被礼物和殷勤围绕,但是可笑的“情人节经济”把爱的表达变成炫爱展示,把爱的动机转化为消费动机,把消费结果转化为爱情面子。为了爱情情人们不得不烧包,让相关增殖服务供应商们眉开眼笑,让穷人们觉得这就不是他们的节日。最可笑的是,过了情人节就该咋咋,物质化的爱情不会因为一次量变而质变,而真正的情人每天仍然拥有自己的情人节。说实话,情人节真的能让每对情人都开心吗,让爱情升温吗?我觉得在如今这种恶俗的物质氛围引导下效果适得其反。与其每一年里找个日子血拼,不如在平常日子里多搞点浪漫。爱不是该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