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生活在改变,所以用“公共生活的黑暗心脏”如此的语式来总结自己的职业。
我们的形象越来越逼近肉体性——一个正在迅速成熟的妇人,引起人们注意的将不是青春、不是思想,而是属性,属于哪个团体、哪个阶层、哪个年龄以及哪个男人。
我赞同人们告别的时候使用诗句和谨慎的言辞,既温和又从容,不用急赤白脸和气急败坏,保持与成熟的肢体和面容相应的色泽和态度。
如里尔克所说的——
他说:这是在一切之后,这是终点。
既然快要失明了。此刻我必须离开,
你为何想这样情愿,我得说
你存在,但我不复能将你找见。
我再也找不到你,你不在我心头,不在。
不在别人心头。也不在这岩石里面。
我再也找不到你,我孤独无依。
我独自担负着人类的苦难,
那是由于你,我曾经应许。
但你并不存在 。啊,莫名的羞惭——
然后听说:有一位天使到来。
为何是一位天使?哎,那里黑夜
漠然地在树林里舒展树叶。
信徒的睡梦激动起来。
为何是一位天使?哎,那是黑夜。
正在到来的夜晚没有什么特殊,
上百个同样的夜晚在那里消逝。
狗都在睡觉,石头都躺倒,
哎,一个愁惨的夜晚,任何一个夜晚
等待着黎明再一次降临。
我不喜欢独自担负着人类的苦难这种句子,但无庸置疑,里尔克的诗句适合告别。它们统统是如此文质彬彬,带着装饰过的热情,这适合用于告别的心情,一切将无法阻挡地通向改变,我看见有人把著名的“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改成了“子在川上曰,少年河边搞”,在我看来,这两句居然没有任何气质上的差别。
改变应该像是吹皱一池春水,涟漪阵阵之后迅速恢复平静,澄如春水的心境是不会被改变伤害的。我的一个朋友给我看他年轻时候的照片,他看上去腼腆甜美,有着一种虚无飘渺的美,可是现在他身体痴肥更兼一脸忧伤,31岁的男人看上去平平无奇,他变丑了。他感慨地说,看我的变化多大呀。我说,生活改变了你的体形,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你的期待。期待类似神秘的肾上腺素,它驱使着我们通向或感伤或欣快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