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着小雪的寒夜,俺这么迟才跨出单位的大门。2006是如此不一般,俺觉得,因为俺的cynical attitude与时俱进的同时,还保持着平静的心情。
我因为有事要找某杂志发行人(以前认识,久未联系),就给某杂志主编打了个电话。寒暄一番,我问能不能告诉我某某电话,她很流利地报出一个座机号码。我愣了一下,问,你有没有手机号?她说,那我可不方便告诉你,我没问过他。我很是纳闷地放下电话。这位主编真是把她自己和她自己那本杂志太当根葱了。难道俺还会骚扰丫的发行人不成?偶的名片夹和手机里曾经存过多少精英的电话,也不过是点头之交,没事谁互相骚扰啊。不过我理解这是他们白领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并理所当然地以为该被作为一种社交礼仪广为传播,什么预约预定,问个电话还要先征得别人同意,文雅得可以,矫情得可以,势利得可以。他们肯定说这是职场文化,就像一位白领让上门拜访的孙大午戴上鞋套属于城市礼仪。(参见偶的雷霆之作:鞋套事件后遗症:别强迫男人戴套)。所谓的职场文化是根本没有平等可言的,只是位尊者为位卑者设计的条条框框,无非是蝇营狗苟,嗫嗫嚅嚅,唯一的快感是终于爬上去后可以以此要求别人,这就是职场文化的示范效应。什么时候听说上司找下级要预约?或上司问下级电话要征得同意。很遗憾,我不是某主编的上司,也不是同侪,所以要经历这番礼数。
偶是最不喜欢白骨精之气的人,这些人大致都是这个样子:生活中搞些花花草草,美食华服拥有部分;永远和比自己有钱的人来往(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去过几次国外都是人家出钱邀请的;谈吐含蓄神情矜持为人无趣;对物质细节极度感兴趣(坐次头等舱能把菜牌都背下来);买不起奢侈物品谈起来头头是道;姿态婉约神情做作;等等。还有最关键的一条,容易被感动,给他们点儿艺术,给他们点儿激情,他们是如此容易晕眩哦,就像中世纪那些穿上了紧身胸衣的仕女一样,抽风一样地犯晕忽。白骨精自己一身小家子气,扭扭捏捏,还以为世人都该欣赏伊审美的姿态。马特达蒙在《天才雷普利》里为我们演绎了小市民心态的经典范本,雷普利在比自己有钱的人面前是如此的紧张,自卑,等他终于可以扮演一回贵族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在房间里装饰上大量艺术品,弹起钢琴。
偶一直警惕着自己,别犯这些毛病,所以到现在偶还没成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活该偶时时感受这股势利之气。中产阶级礼仪带来的小市民姿态已经不可能帮他们维持礼貌了,因为他们的BULLSHIT会冒犯别人,而他们自己却怡然自得。偶要再次声援一下孙大午先生,向小市民开炮。同时让偶们牢记大嬉皮士郑渊洁先生的箴言:你越成功,对你说忙的人就越少。我宁愿理解为,你越成功,人性的丑陋枷锁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