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 李皖
新疆音乐也确实还存在着另一路流变,如旋律优美、歌声辽阔、极其抒情的乐风,与一批中原传歌人的存在有着密切联系他们是——上世纪30年代,北京出生、也在北京受教育的音乐学院毕业生王洛宾远赴新疆,成为新疆音乐的第一代传歌人。之后,雷振邦在1960年代、刀郎(罗林)和洪启在2000年代,成为不同时期的新疆传歌人角色。新疆传歌人一般生活在中原,受过古典音乐的训练,生命中有一个较长时期生活在西部,他们将新疆一些歌曲提取出来,采撷、打磨成汉族人民易于接受的形式。原有的歌曲型态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或者向古典乐靠拢,或者向汉民歌转化,或者靠近欧美民谣的形式。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中,新疆音乐是最强硬的乐种。融合是20世纪音乐的特征,全球化的浪潮,将民族音乐同化、变更、裹挟而去,在世界各地都不是新鲜事。但新疆音乐鲜有这种与世界的合流。
以摇滚为例,同是位于西部的西藏摇滚乐队“九眼石”、“羚羊角”,已经全然是西方摇滚乐队的做派,残存的西藏特色只剩下摇滚里的一点点西藏作料和口味,而新疆的摇滚乐队“阿凡提”,仍然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之声,一股子节奏的圈圈、一股子节奏的旋舞,依然在旋转旋转旋转,电吉他、电贝斯、爵士甚至汉族名乐手刘效松的参与,都不能改变这种旋转。
新疆音乐以其民族的原生态,在当下依然充满了活力,依然是该地区民族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以我之目力所及,这是如今中国各民族中唯一还在以民族原态充满活力地新生、发展的乐种。确实,在如今这个信息、传播及其所负载的国际生活方式遍及全球的时代,谁也不能置身于世界之外。新疆也有它的大众偶像、流行歌曲、青少年泡泡糖音乐,但它们依然还保持着新疆音乐的原有内核。
汉族人的美学趣味重旋律,而新疆人重节奏,所以节奏的部分被弱化或剔除,节奏放慢,只留下代表其韵味的一二特色乐器;古典乐的美学特点是典雅庄重,而新疆音乐的风格是火烫热情,所以旋律的部分被改良,弯曲、跳荡的拖音被抚平、拉直、延展;汉民族歌曲、当代大众音乐的重点是歌声,而新疆音乐的重点是器乐、节奏、歌舞一体的一团火,所以伴奏被放入背景,乐器变成搭配,歌声成为绝对主角;欧美民谣的弹拨乐家族舒缓、优美,娓娓而谈,重在亲切的气氛,例如吉他,而新疆民谣的拨弦乐器重在热烈的合奏,似一团旋舞的风沙,有点儿像琵琶,所以“嘈嘈切切”被革除,热瓦普、弹布尔更多出来独奏,速度放缓,共鸣放大,韵味更雅,像异域情调的新吉他……这便是我们熟悉的新疆著名歌曲、《冰山上的来客》插曲、刀郎歌曲、洪启新民谣。
王洛宾、雷振邦、刀郎(罗林)和洪启各自都取得了不俗甚至伟大的成就,只是他们的创作不再面对新疆人,而是面向着中国更广大的民众。而在这种改造过、锤炼过的歌曲中,新疆不再是这音乐的性质,而变成了歌曲的风味。通过采风和改良,这些歌曲进入另外的音乐家族,如:古典美声歌曲、中国民族声乐、汉族流行歌曲、西方欧美民谣。总之,它们变了,虽然可能更美。
本文为节选,原文《浪漫漫流大地-新疆音乐如是我闻》刊发于2009年10月出版的《读书》杂志
【关于李皖】
职业报人, 中国著名乐评人。
著有《回到歌唱》《听者有心》《民谣流域》《倾听就是歌唱》《我听到了幸福》《五年顺流而下》《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六十年三地歌》《暗处低吟》《亮处说话》《娱死记》等书。在《读书》杂志开有专栏。
曾任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第二、三、四届评审团主席。
----------------
《洪门》:洪启的网络私杂志
关注: hongmenmusic
联系:musicx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