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人民文学》第8期目录
(2011-07-23 19:03:50)
标签:
洪启人民文学新乐府杂谈 |
2011年《人民文学》第8期
目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新乐府
散文
报告文学
181
卷
这一期有个栏目叫《新乐府》,应该解释一下。
在《新乐府》栏下,我们发了一批这样的诗:它们是为唱而写的,它们也确实被作者唱出来,感动和激动倾听的人,然后,它们可能在或大或小的人群中传唱。
这不就是歌词吗?说了半天费这么大劲!
这就是歌词。但我们所强调的是,它们也是诗,诗的本性中就曾经包含着歌。
——听上去又是废话,直到现在,诗的一般叫法还是叫诗歌,歌本来就在。
但也未必,我们恐怕常常忘了诗歌还叫诗“歌”,诗歌一词中所包含的一些价值、一些设定恐怕已被废弃。比如诗歌的音韵,诗歌的旋律。音韵和旋律是形式问题吗?当然是,但形式不仅仅是形式,它也是内容。当你既不音韵也不旋律时,很可能意味着你不怎么打算交流,或者说不打算保持诗人与人群、公众之间的充分交流,这当然会影响你写什么。
关于新诗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陈述,但有一点恐怕是无法否认的,新诗的初衷之一是写白话诗、自由诗、民众听得懂也爱听的民众自己的诗。这种初衷曾经打开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为中国的诗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所以,想来想去,给它们另起一个总题,从白居易那里借一个词“新乐府”,当然多少也从白居易那里借了一点意。
作品好还是不好,请大家评断,实际上,总体来看我们也不尽满意。但是,当编这一期《新乐府》时,我们时时想起另一种诗歌理想:诗是有声的,是由口入耳入心的,是一个人的声音道出众人的心声,是众人在应和传唱中印证着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