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山:寻人“启”示

(2008-01-27 18:40:51)
标签:

洪启

杨山

阿里木江

你在哪里

红雪莲

流浪人

意义

寻人启示

文化

杨山:寻人“启”示

2007年10月,洪启“寻找阿里木江广东巡演”第一站 广州

文/杨山

    自从看完《寻找阿里木江——2007洪启广东巡回演唱会》,我好像在思考和寻找些什么——想对洪启的音乐说点什么,但好音乐是最好的语言,不需要我再重复表达。令人感觉奇妙的是,洪启的音乐已在我的身上发生了化学反应。
 
    “阿里木江”是新疆维吾尔族小孩的常用名(大概相当于广东的“虾仔”)。洪启有一次回新疆老家,在乌鲁木齐的公交车站看到《阿里木江,你在哪里?》的寻人启事,上面还有一个漂亮可爱的维吾尔族小男孩的照片复印件。后来洪启知道,在新疆,每年都有很多的“阿里木江”被犯罪团伙贩卖到全国各地,变成小偷,而他们的父母却在四处失魂落魄地奔忙寻找。《阿里木江,你在哪里?》,是为走失的“阿里木江”写的歌,也是为成为小偷的“阿里木江”写的歌。 

    洪启在演唱《阿里木江,你在哪里?》之前,说了这个故事和创作背景,并认真地说:“如果今后你们有谁遇到这样的小偷,请不要打他们......”洪启的话让我的心灵一震。是的,不要打他们。这也让我想到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每天都被生活敲打?“阿里木江是个孩子......他迷失了方向......他的母亲的心和他一起流浪......” 

    细心聆听新专辑《阿里木江,你在哪里?》(洪启作品集NO.2),和《红雪莲》(洪启作品集NO.1)一样,清晰听到洪启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和崇高理想的赞美。他在歌声中表达了对女性性工作者、流浪汉、小偷等弱势群体的关爱。这种坚持让人感动。当然,所谓弱势群体,其实在大自然面前,所有人都是弱势群体啊——我们都需要关爱、温暖和力量。 

    洪启的音乐事业走过了15年的历程,这种坚持的背后肯定有一种信念和力量。关于他的“新民谣运动”,我觉得可以淡化这种说法,因为“民谣”本身就意味着最好的,不需要修饰——经典的音乐作品永远不会过时,对真善美的表达永远不会过时。洪启也是个诗人,他的音乐创作演绎的是诗的意境。据说诗歌被称为小众文学,而星外星唱片公司本次与洪启专辑同时推出的几位歌手被称为“小众歌手”。现在音乐传播媒体如此发达,应该让更多人分享。在表达方式上完全可以“大众”。 

    在洪启演唱会上,嘉宾高樱演唱的《红雪莲》还是那么纯净甜美;李静禅那认真投入的表现令人感动。可惜李广平的女儿李思琳没有来参加,她去年参加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初中一年级入学考试,演唱洪启创作的《雷锋日记》获得了第一名。李思琳演唱的《雷锋日记》和高樱十几年前演唱的《红雪莲》都是如此完美。 

    上星期的一个寒冷早晨,寒风夹着细雨,我从广州到了佛山,又从佛山原来的住所提着棉被到南海工地附近的宿舍。看到一个流浪汉卷着一张破棉被躺在财政局的门口,大概是精神病患者。我突然想起洪启的《流浪人》唱到“请给流浪汉一双鞋......”。而我这双皮鞋都穿一年了,鞋底都严重磨损了......我从口袋里拿出仅有的十五块现金给了流浪汉,并微笑着对他说:“去买个饭吃吧”。中午,我再经过时,流浪汉已经不在那里了——但愿他能顺利渡过寒冬。 

    我一直为生计和理想奔波,感觉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幸福。我不仅为了自己的生存,还要关爱周围的人。伟大很遥远,平凡是生活的本质。我要享受生活的平凡和不平凡。我越来越感觉生命“有意义”。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931e70100863l.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