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洪启周云蓬王洛宾满也西西里邮差西北民歌雷锋日记理想主义文化 |
洪启的声音和周云蓬一样,传统而醇厚。但你很容易从中得到一种日光的温度。只是周云蓬是洞如观烛的通透,而洪启则是纯洁无暇的执着。也许是因为他活着的那片大西北,王洛宾生活的大西北,依然还保有一种纯朴与直白。但他们相通的是,同样地亲近而平凡,就象同样地平凡而卑微的我们。对于那些生活着的微细,他们敏感地体察,并用心歌唱着身边的这一切。
---------------------------------------
对于《阿里木江你在哪里》的音乐特性,其实在乌鲁木齐当地的报章已有详细论及(以下引用自作家满也发表在《乌鲁木齐晚报》的《阿里木江,歌声中流浪的孩子》一文):
弊:
他的音乐包装始终偏离流行和商业的轨道。譬如洪启第一张专辑当中的《红旗谣》,譬如洪启第二张专辑中的《美》,这些洪启音乐中最有流行色彩的原创歌曲,都没有得到重点推广,使他的新民谣创作失去了应有的商业价值。洪启对流行音乐市场的不敏感,在第二张专辑中表现更为明显,洪启的音乐风格已经离开了新疆,但他的第二张专辑偏偏选了一个非常新疆化的主打歌名称,音乐的价值趋向越拔高,大众市场的接受人群就越狭窄。在传播层面上,一味讨好小众,并不说明创作者明智。
利:
洪启的新民谣创作在音乐探索方面始终有着积极和先锋的一面,他的第二张专辑,深化了电声音乐的表现空间,在乐曲编配上,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而洪启本人的演唱,似乎也已经渐入佳境,有时候深沉,有时候妖冶,自然性和神秘感不断缠绕,形成一种空灵、恬静的声音环境。如果你是纯粹的乐迷,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新民谣以及洪启本人,《阿里木江,你在哪里?》都是一次值得收藏的独特音乐记忆。
-----------------------------------------
而我自己,则觉得,洪启其实一直都在回避着商业化。因为他本身并不喜欢迎合那样一种后工业化的主流唱片工业。而一切的原因,可以在他这张碟里最后一首歌《雷锋日记》里可以得到答案,他是那么地在乎和执着一种纯洁的美,他也许是内地乃至华语乐坛已为数不多的,最后一批传统理想主义者了……
文章来源:点击进入
---------------------------------------
对于《阿里木江你在哪里》的音乐特性,其实在乌鲁木齐当地的报章已有详细论及(以下引用自作家满也发表在《乌鲁木齐晚报》的《阿里木江,歌声中流浪的孩子》一文):
弊:
他的音乐包装始终偏离流行和商业的轨道。譬如洪启第一张专辑当中的《红旗谣》,譬如洪启第二张专辑中的《美》,这些洪启音乐中最有流行色彩的原创歌曲,都没有得到重点推广,使他的新民谣创作失去了应有的商业价值。洪启对流行音乐市场的不敏感,在第二张专辑中表现更为明显,洪启的音乐风格已经离开了新疆,但他的第二张专辑偏偏选了一个非常新疆化的主打歌名称,音乐的价值趋向越拔高,大众市场的接受人群就越狭窄。在传播层面上,一味讨好小众,并不说明创作者明智。
利:
洪启的新民谣创作在音乐探索方面始终有着积极和先锋的一面,他的第二张专辑,深化了电声音乐的表现空间,在乐曲编配上,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而洪启本人的演唱,似乎也已经渐入佳境,有时候深沉,有时候妖冶,自然性和神秘感不断缠绕,形成一种空灵、恬静的声音环境。如果你是纯粹的乐迷,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新民谣以及洪启本人,《阿里木江,你在哪里?》都是一次值得收藏的独特音乐记忆。
-----------------------------------------
而我自己,则觉得,洪启其实一直都在回避着商业化。因为他本身并不喜欢迎合那样一种后工业化的主流唱片工业。而一切的原因,可以在他这张碟里最后一首歌《雷锋日记》里可以得到答案,他是那么地在乎和执着一种纯洁的美,他也许是内地乃至华语乐坛已为数不多的,最后一批传统理想主义者了……
文章来源:点击进入
后一篇:恶劣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