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民民歌

(2006-03-25 03:38:49)

文/来春的石头

3月14日是王洛宾老先生逝世十周年的忌日。

王洛宾于我,就像一开始新疆对我一般陌生。所以一提起这个和新疆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音乐人,印象中总会泛起苍凉、孤寂的字眼。一个是生活在上个世纪的歌者,一片是从未踏及过的处女地。--单是这两个字眼就有够神秘和震撼的了。但是对于新疆的民歌,是再熟悉不过了。听过这些由王洛宾编写的歌儿后才知道,一个懂得生活理解生活的人,写出来的歌儿也会让听者体会感人至深的快乐与忧伤,正如David Gilmour在comfortably numb里那段荡气回肠的solo,听得直叫人肝肠寸断一样--于是我想这便是一个音乐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了。
 
有时候很喜欢把他与巴赫相比,比起巴赫对于欧洲音乐的贡献,此般伟大诚然洛宾先生是不及一二的了。但是他们为人的基调、对艺术的执著确是可以比拟的。巴赫是欧洲音乐之父,洛宾先生就是新疆民歌之父了。用小学语文老师的话来说:新疆民歌是开放在九州大地的一朵奇葩,那么洛宾先生就是为这朵花默默耕耘的园丁。--但说真的,如果那个时代的中国唱片业足够发达的话,王洛宾的地位和名气定会和现在的bob dylan、david bowie诸人一样响亮。

还有好多人会觉得新疆民歌在很早就进入内地传唱了,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又有多少人能够听的懂维语或者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呢?洛宾先生是一位音乐家,更确切的说是一位翻译家。他用音乐的语言去诠释着一个民族的喜怒哀乐,于是我又便觉得这是一种最高境界。
 
听闻昨天在北京,洪启和李旦两个不算是很有名的音乐人在北京分别组织了两场纪念演出。很多人都喜欢把这两个演出拿来对比,认为一个邀请了京城各界名流无数大腕,噱头做的委实不小;另一个是汇聚了以前河酒吧的民谣艺人,认做此才是音乐纪念之道。我倒觉得这两场聚会,不过一个是阳春白雪般的宴会,一个是悲悲凄凄的小party;一个是声势浩大的武林聚会,一个是委婉低调的朋友小聚。洪启是走得离洛宾先生很近的人,又是来自新疆民谣歌手,搞个纪念演出是名正言顺的事情,更何况现场还有洛宾先生的儿子(此处有误,洛宾先生的儿子从乌鲁木齐给现场打来了电话,人并未到来。玉生烟注),所以这场演出,更多的是倾注着亲情与友情的。李旦组织的聚会演出,则完全体现着地下音乐人对于洛宾先生的怀念,尽管此时我又能想像着小河那不蹬大雅的嘴脸在演唱洛宾先生的歌曲,那定是要比深沉的周云鹏要诙谐几许,但却是深情和凝重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聚会,至少他们主题是一致的,纪念一个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王洛宾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今天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把民歌永远传唱下去。

来源:http://spaces.msn.com/megadethoi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