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远兮同学上初中这事儿
标签:
初中中考修远兮女儿升学三好学生教育家庭教育自主择校青大附中 |
分类: 【真事】 |
最近这半年,很多朋友见了我都要问我一句话:“修远兮该上中学了吧?”问这话的人比问我房价涨不涨的多。是的,修远兮同学要上中学了,秋天就初中了。时间真TMD快,怎么个快法,看看孩子就知道了。
孩子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对几乎所有的家庭似乎都是一件大事,差不多仅次于举办奥运会、发射神七或者预防猪流感吧。当然,对有的家庭而言,比奥运会、神七或者猪流感还要重大吧。呵呵。得罪了。不过,我和修远兮她娘还有她本人,都没觉得这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就是比一起商量今晚吃什么、饭后去哪里散步稍微费点心思而已。
很多朋友主动地真诚地给了许多建议,比如:哪个哪个学校有什么什么优缺点、孩子将来会怎样怎样、该怎么找找关系或者利用利用政策等等。有的人家提前两三年就“研究”这事了,全面的信息,丰富的经验,广博的人脉,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对此我与她娘都心存感谢。其实,“找关系”于我而言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我们不想这么做。请注意:仅仅是不想,而不是不屑。我们充分理解并尊重有这想法和作法的朋友。然,我们似乎用不着走这一步。
我与她娘已经确定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四自”原则,并且已经向修远兮同学正式公布了,并征得了她的热烈同意。这“四自”原则有十六个字:
自主择校,自主择业,自主择偶,自己负责。
所谓“自主择校”,只能从选初中开始了。六年前选小学的时候,修远兮同学还小,还不通人事,还没自主能力也就只好由我和她娘替她择了,不过现在看我们给她选择的台东六路小学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我们的育儿理念的,这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平民学校”确实给了她无限的快乐与自信。当然,当初选择江苏路、嘉峪关路等那些“贵族学校”会怎样,我们从来不去想。我们只是欣赏和满意今天的“这个”修远兮同学。
这个修远兮同学现在该选初中了。说实话选择余地应该是很大的,如果说全青岛所有初中学校任她选可能是有点自恋了,不过说她的条件基本能符合那几所公认的好学校的录取标准肯定不为过,包括最传统的名校老二中(现在叫育才)在内。
我与她娘初选的目标是育才、青岛大学附属中学、26中、59中,复选的结果是育才、青大附中。这几个月修远兮同学自己也对几所学校考察了很长时间,掌握了大量的人证物证。截至昨天,她自主选择的是青大附中,理由很充分,包括:该附中的教学质量并不比育才逊色,学风校风反而比育才要好,上下学有校车,最要好的C姐姐就在附中,最要好的F同学也报了附中,等等。按照“自主择校”的原则精神,我们对此充分理解,也认同她选的这个学校,基本就这么定了吧。不过,叫我有些不自在的是,她的所有理由中唯独没有“爹娘都是青大毕业的”。
似乎为了证实或者进一步夯实自己的实力,修远兮同学前天自主地以第一票选成绩被评为青岛市三好学生。
这事说来很爽。说实话,前几天我和她娘对这事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担心的。不担心修远兮同学的实力,而是担心“潜规则”。一直听说很多小学的三好学生基本都是本校老师的孩子或老师的亲戚的孩子,而这样的亲戚俺真没有。12号那天,我在上海,她娘去参加最后一次家长会,会上她给我短信说要评三好了。我在上海就琢磨着回到青岛要找他们的校长聊聊,仅仅是聊聊,没想怎么着。还没等我想明白,她娘短信:“俺女儿以第一名当选市三好!”回来后听说,修远兮同学先是在班里得了41票,全班43个学生,她只丢了两票(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会投自己一票,修远兮同学也经常很自豪地自投一票)。然后,被推到学校由全体老师投票,全校选出十个,她是第一。我向她表示祝贺,人家淡淡地没什么表情。人家的书桌上压着一张纸条,四个字:宠辱不惊。
就这么定了吧。
修远兮同学决定上青大附中了。
过几天就让她自己去排队报名。
好坏,人家自己负责。
至于自主择业、自主择偶,好像都还早,只能等几年和十几年再说了。
修远兮同学又决定上育才中学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34e540100cz3x.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