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时尚先生Esquire
时尚先生Esquire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83
  • 关注人气:6,0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间弥生:我一直没有放弃与这个世界抗争

(2013-10-15 12:05:37)
标签:

杂谈

编辑:马李灵珊  特约编辑:美帆  采访/文:孙冉  摄影:荒木经惟

ESQ:你被称为“波点”女王,为何如此执着于波点艺术?  
草间弥生:我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画波点了。如果不是在创作波点的过程中认识到我生命的意义,我可能早就自杀了。在画波点的过程中,我一点点被治愈。波点对我来说,是无限持续的生命象征。波点所承载的和平的意义,以及带着对爱永远憧憬的心,是我的个人哲学。我希望通过波点来向世界传递我的讯息,即使我死后,我的足迹也能在更深远的意义上进行延伸,传递给后人,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幸福。我多年的作画就是为了给予人们这种感动。  
ESQ:你在纽约期间,一直同艺术家们交往。你有受到当时风行的艺术流派的影响吗?  
草间弥生:我的艺术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影响。我做的是“草间艺术”。我从儿童时代的创作开始,就只创作属于我个人风格的作品。我一直以来忙于自己的创作,没有时间接受别人的影响。我不想浪费时间,为了创作,我连恋爱的时间都放弃了。  
ESQ:有人说您的作品与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  
草间弥生:曾经有人说我受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影响,其实正相反。1963年我在纽约办个展时,展出了我的作品《千船会》。那时安迪来观展,不停地说简直太棒了。三年后他在自己的个展上所展示的作品,可以看出是受了我的影响的。而且我也多次强调,我的作品其实和波普艺术无关。  
ESQ:你最近几年的绘画风格似乎相对于年轻时期,平和了很多,是进入了新的创作时期?  
草间弥生:我现在每天都在拼命地创作,有时同时两三幅画一起创作,快的话有时1天就能完成1幅作品。我现在是在与时间赛跑,时刻感觉我已经时日无多。以前我的创作主题多聚焦在 “生与死”,现在我更关注的主题是对于宇宙神秘性的敬畏,幸福社会,爱与和平的愿望。我希望100年后,200年后,我的作品还能传递给后人这些感觉,这是我最大的喜悦。我现在把作品当作生命最后阶段的作品来对待,颜色特别鲜艳,比较回归自然和朴实。这里面还包含着对于人类使命,对于爱的认识,我经历了一个经过光,爬上楼梯,进入宇宙的过程,我多年来的痛苦和辛苦都在这一刻得到解脱。  
ESQ:感觉当下阶段的画融合了您以前所有阶段的因素?  
草间弥生:是的,包括波点,触角,眼睛,方脸,鼻子,耳朵,宇宙等。我以前的创作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的,跟随奔涌而出的灵感而走。但现在,我想更加向“草间艺术”的方向去靠拢,我的元素开始比较集中。我的使命也逐渐终结。  
ESQ:当年你和路易威登的合作将你的领域又拓宽到了时尚界,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  
草间弥生:我其实早就是一个时尚设计师了,早在纽约的时期,就开始贩卖我设计的时尚服饰了。不过路易威登确实让全世界的人更加了解了“草间艺术”。路易威登的设计师是我多年的粉丝,也是个天才设计师,我被他对艺术的真诚感动,接受了这一邀请。不过我与路易威登合作,并非简单地在卖奢侈品。可能有人会认为我是为了商业利益,其实我依旧是从艺术本身出发,借助受人们喜爱的路易威登,继续将我的人生哲学融入进去。  
ESQ:通过路易威登,以及你个展的频频举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你的粉丝。看到涩谷有年轻人背着草间的路易威登,你会有什么感觉?  
草间弥生:我觉得非常棒。我刚从纽约回来的时候,日本对我进行了非常过份的报道,对我在纽约从事的前卫艺术,进行了抨击。我的作品非常有名,这绝不是一夜成名。年轻人的未来充满着各种可能性,我希望他们对这个现在摩擦四起的世界拥有正确的认识,我对于和平的人生和和平的地球充满敬畏,希望我的讯息可以传递给他们。  
ESQ:现在看来,您认为你人生中最好的阶段是什么时候?  
草间弥生:我人生中所有的时期都是我最好的阶段,都非常棒。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一直没有放弃与这个世界抗争。  
ESQ:你的家庭和故乡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草间弥生:我母亲非常反对我作画,她曾把我画了两个月的画扔掉,把我的画具也没收,非常过分。我要去美国,说服我母亲就花了8年时间。他们答应后,给了我一笔钱,表示从此和我再无关系。因此我到美国后,即使穷到快要饿死,也没有再去求他们。儿童时代,母亲经常跟我说,没生你就好了,还打我打到我几乎失聪。我经常离家出走,晚上站在街头希望过往的车辆能结束我的生命。  
ESQ:看你的经历,你其实只接受过1年的系统美术教育,那你的美术造诣从而而来?  
草间;是的,在京都的美术学校学习过1年。但是我一点都不喜欢京都的艺术创作氛围,古板且保守。我大部分时间都在逃课,自己在作画。早上6点我赤脚去到竹林里,精神安定以后,就开始作画。那时学校的老师认为一个叫速水御舟的画家是当代天才艺术家,我就下定决心要超越他。后来因为我逃学过多,学校要开除我,我就返回长野老家,并决定前往美国。可以说,我虽然生长在日本,但我从来没受到日本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我一直以来都把内心中涌现的创造力作为武器,在艺术创作中拼搏。  
ESQ:你的儿童时代经历了战争,这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草间弥生:我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我对中日之间的战争,天皇制,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停止思索。我儿童时期天皇权利非常大,有权利决定一切,包括发动战争。对于日本对中国以及韩国做过的那些事情,我觉得是非常应该谢罪的,尤其是针对日本国内一部分的军国主义对于世界和平的破坏。  
ESQ:您对于军国主义是持反对态度?  
草间弥生:是的,其实我也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我的童年受到很多限制。这也是后来一直希望通过我的作品与此做抗争的。我对于日本因为军国主义最终走上了战争道路,是感到非常遗憾的。  
ESQ:你28岁时只身前往美国,在当时的日本,一个年轻女子单身前往美国还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时的勇气从何而来?  
草间弥生:我那时出国太不容易了。不但需要美国的担保人,还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才能支付在美国的生活费用。那时我拜托的是曾经担任过日本内务大臣的亲戚。此外,那时兑换外币也非常受限制,我带去美国的上百万日元,那时都是靠家里有钱的亲戚提供的,这个钱在当时是足够盖几栋房子的。当时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想在艺术上走得更远,必须逃离日本这个保守封闭的地方。我必须要越过家乡这座高山,才能触摸到外面的世界。我在去美国前,将我上千幅著作一把火烧了,就是想和当下的生活告别,而且我也是激励自己,一定要画出更好的作品。我是抱着这个觉悟前往美国的。  
ESQ:你对现在的日本怎么看?  
草间弥生:日本现在的问题非常多,首相每年都在换,大地震后灾区的复兴也迟迟得不到解决。归根截底,不是现在日本的政治家的能力太弱导致的,更深层原因还是与日本许多人的头脑过于保守有关。安倍晋三虽然被看作其中比较优秀的首相,但要面对的问题依旧很多。现在日本的电视上总播放中国和韩国的新闻,我觉得当下日本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同中国和韩国的关系问题。  
ESQ:您对中国是什么印象?  
草间弥生:我很喜欢中国。从小时候起就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对中国是非常尊敬的。  
ESQ:明年1月您要在上海办个展,这是您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办展吗?您会去上海吗?  
草间弥生:是第一次在大陆办展,不过能不能去则要看我的日程表。每天都有海外媒体对我进行采访,德国,法国,瑞士,美国,还有日本国内等。我非常忙,而且每天我还要画画。就算见客人也只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去海外。  
ESQ:原来你对艺术以外的世界也这么感兴趣?  
草间弥生:我每天都在读报看新闻,看相关书籍。很多时候我看书看到夜里,然后兴奋得失眠到天亮。我有很多关于战争以及天皇制的书籍。我同时关注日本将向何处去的问题。我还看宗教和哲学方面的书,国内外的政治情况,世界经济的不安定情况,恐怖主义的兴起,人类的未来等等。我还对宇宙问题感兴趣。对于这些问题,我大量阅读,但是我的看法往往也与别人不同,我有自己真实的判断。  
ESQ:那你对世界的真实看法也会通过创作来进行表达吗?  
草间弥生:是的,我经常这么做,可以说这贯穿了我整个创作生涯。  
ESQ:如果明天你将会死去,你会遗憾吗?  
草间弥生:我的爱人死前告诉我,死亡并不可怕,就像从这个房间去到另一个房间那么简单。他对我说,不能对死亡感到害怕。因此,到了晚年,我对于当下的每一天都很珍惜,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希望我的艺术作品会是永恒的。因此,我每天都在与时间和体力作战,希望为这个世界留下更多的遗产。  
ESQ:感觉现在是你的创作黄金期,特别具有创作动力?  
草间弥生:我会一直画画到死亡那一天,即使死了我也希望继续画画,不管几百年还是几千年,我对创作这件事一直充满狂热。  
ESQ:你现在每天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草间弥生:每天早上9点半到工作室,就开始创作,中午饭5分钟完成,再接着画,直到天黑才结束。回到医院后,我马上就开始阅读我喜欢的书籍,最近尤其看宇宙方面的书比较多。有时读到两三点也是经常的事。然后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地来到工作室继续创作。经历过战争年代,那么多人死于那场战争,我一直没有忘记。因此我作品中最大的诉求就是和平,我通过不同的载体,画画、雕塑、小说等等,来表达我的哲学。我这一生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对此充满了热情,这也是我活到现在的动力。  
ESQ:那你每天过得快乐吗?  
草间弥生:快乐这件事我从未考虑过。我的一生都奉献给创作了。数十年,我的一生都是在不停地画画。我带着父母给的钱到美国时,钱基本上都用来买画画的工具了,我住的公寓的玻璃坏了,可我不舍得花钱去修它,冬天冷得我睡不着觉。我也舍不得去买饭吃,我就到鱼市场去买卖鱼的切下来的鱼肉碎和人家扔的卷心菜皮,煮汤果腹。很多时候我都是在饥饿中作画。那时纽约有很多画家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放弃作画,我觉得那是他们对于艺术缺乏信念,我则不同。我从不毫无追求地活着,我活着的每一天都在拼搏,向着我的目标,逐渐接近。  
ESQ:1973年你刚回日本时,遭到了国内严厉的批评,但是后来进入2000年,又一下子对你的评价大转变,赞美连篇,你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草间弥生:确实这样,在美国、在日本都是这样,我为了让我的艺术得到承认,一直在努力。日本尤其困难,我认为日本的当代美术界,尤其是当代美术馆的发展是很落后于世界的。也正是如此,才更激励我创作,我每天花大量时间作画,就连1分钟也很珍惜。如果不这么生活,我马上就想自杀。我必须要弄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目的而活着,为了什么目标在奋斗。其实美国对我的承认也很缓慢,我经历过了那样的煎熬期。  
ESQ:为什么你和普通的日本女性如此不同?  
草间弥生:高中时代,我受到了美国女性运动思潮的影响,当时许多女性拒绝接受传统的家庭主妇命运,这激发了我对于女性未来的可能性有了很多不一样的认识。我从中看到了希望,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种新浪潮中的一份子。  
ESQ:中国的粉丝认为你是个很酷的人。你怎么看?  
草间弥生:是吗?我每天都在与这个世界进行斗争,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是否很酷的问题。 我通过作画,寄托我对这个世界的希望,周而复始,我的想法哲学全部都在这些作品里,希望他们能够传世,让更多人了解我的想法。真的是每天画每天画,在纽约时也如此,从早画到晚。为了成为一个被世人认可的艺术家,我真的是拼尽一生在奋斗。  
ESQ:你现在被称为世界的草间弥生,怎么看?  
草间弥生:真的吗?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名。我真的有名吗?(侧头问助手)  
ESQ:你2004年在日本推出一组新作品,“hi,你好”,一组身着波点的少女雕塑,这之后你出现在公众视线里,几乎都以波点少女的打扮为主。这代表了什么意义?  
草间弥生:这组雕塑是讲青春少女在首次感知周围世界的奇妙时的震惊,希望讴歌她们未来五彩缤纷的梦。我在这组作品里,寄托了我对自己青春年代的遗憾,少女时期的我过得很不幸福,暗无天日的战争年代,社会不安心理和社会制度的窒息,都让我在苦日子中煎熬着。这组作品完成后,我每看到都难以自禁地落泪。我把我对少女时代的美好幻想,对于爱的渴求,全部寄托在这组作品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