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重点专题——“神谕之家”(引言)
(2010-05-26 17:38:04)
标签:
杂谈 |
2010年2月《,时尚先生》“ 寻找绿色力量” 专题组完成了对天籽中心马悠夫妇的采访,从云南返回北京。天籽中心在西双版纳进行的优秀工作令我们决定同其合作,将该期杂志从制作到销售所产生的所有碳排放进行回购,款项全部用于天籽中心所进行的热带雨林重建,从而实现中国第一本碳中和杂志。当月23 日上午8 点半,编辑李杨收到老马的邮件,他细致地跟我们讨论了实现碳中和的具体方案。然而,几个小时后,我们得知,老马在这天中午猝然去世。24 日, 《时尚先生》的记者重返云南,然后我们有了以下这个故事
老马是谁?简单地说,他是《时尚先生》三月刊环保专辑的一个采访对象。他之所以被采访,起初是因为我们把这个德国生态学家看成一个拯救东南亚热带雨林的“绿色白求恩”,看看他的简历,你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这么想:老马(Dr.Josef Margraf)中文名马悠,德国学界有名的Margraf 出版社的创始人;在菲律宾创造了雨林再造的神话——菲律宾的Leyte 岛雨林再造经过近20 年的建设,得到欧盟的最佳评估,成为生物多样性雨林种植模式的样板。在今天的汉莎航空从德国法兰克福到马尼拉的航班上,还在讲述着马悠修复雨林的故事。
不仅如此,他还改写了菲律宾国策和林学院教材,于1997
年获菲律宾政府总统奖。也是在那一年,马悠博士受德国政府的委派来到中国,担任中德政府间合作“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恢复和保护项目”专家组组长达6
年。2006 年,他专门为欧盟设计了欧盟有史以来的最大援华项目“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这个价值5100
万欧元的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另外,他还与德国十多家著名学府的研究者合作,完成了“LILAC 生命景观系统”,在他对云南濒危兰花的抢救
工作中,被他培育的兰花占云南已有兰花品种的1/3⋯⋯
最终,我们没有将这篇文章放在环保专辑。其原因在于这不是一个已故“环保英雄”的可歌可泣的战斗生涯,我想呈现的是一个现实版阿凡达的故事。然而很抱歉,这里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精彩的戏剧,它讲述的是一个德国隐士和一个中国女人成为自然之子的经历。
有人说《阿凡达》是个关于拆迁的故事,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激动我们的不只是3D 特效和想象力,更是每个人基因深处的原始冲动。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演绎阿凡达的前传─那个蔚蓝色族群是高出人类智慧很多的生命,只是当他们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发现这是在走向自我毁灭,于是他们放弃了一切文明,而重建了雨林,唯一保留的智慧形式就是他们可以通过辫子和整个星球的所有生命交流。于是他们渐渐忘掉了一切,甚至包括高科技的文明,他们找到了真正的与天地共存的道路。
人类,这个从自然中走出,背叛了伊甸园的高级动物,也许也会完成一次返航?
成文之时,恰逢西南大旱,赤地千里,中国最后一块动植物基因库也沦落到如此境地,
也许老马终其一生,就是用自己生命做一个实验,一个关于阿凡达的实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