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卷首】我们不能老是站在这里
(2009-11-12 02:13:15)
标签:
编者畅销书手记ph试纸汤姆森美国杂谈 |
分类: 【先生读本】 |
我们不能老站在这里
邹志渭
有那么一段时间,机场书店就像PH试纸。这么说吧,如果我是个精英主义者,我就会大骂机场书店里的畅销书;如果我是个实用主义者,我就会努力变成机场畅销书的那副模样;如果我是个愤世嫉俗者,我就会两头都骂,但如果我两头都没啥主意,就只能提起领子,从中间翻着白眼走过来。
所以,可能是出于某种奇怪的心态,这期读本做了一个工具书专题,它试图解决几个流行领域的关键问题,比如怎么写畅销书,怎么拍大片,怎么做艺术家,怎么做专栏作家……它们篇幅短小通俗实用,颇具工具书应有的美德,相比之下,巴菲特的发家自传《滚雪球》厚厚两大本,真是没有诚意。我老觉得读完这两团雪球的人不会超过100人,因为它很没有效率——而效率,如你所知,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命题,我们连冰箱里的果汁都是浓缩的。不过有时人们对效率多追求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上期《连线》杂志上有个汤姆森路透的一个广告是这样说的:the end of think,the beginning of know。余虽不才,也觉得这句话真够傻的,要是真如它所说,我就直接就叫自己“人肉RSS”得了。可问题是,我干嘛要成为这么个东西?
在某些时刻,我觉得效率等式的作用是逆推前进的,也就是说,效率提高的结果很可能是你深陷到了更多的任务中去。我记得在微博初步兴起的时候,我几乎时刻泡在上面,沉迷在他人的流言与琐事中不可自拔,不夸张的说,我起码为此耗费了1顿的流量。微薄可能是信息传播的革命,不过在我更好地使用它之前,它更像一个废话中转站,这和汤姆森路透的那句广告倒是颇为吻合。回头再看,我认为有一些东西应该是守恒的,比如优质信息的取得,成功付出的努力,以及对思考必要的尊重,因为他们都需要时间。
这期读本我还硬着头皮将克林顿的采访放了上来,并且预见到它可能遇到的质疑,即一个前美国总统谈论美国,是否值得我们为此花掉半小时?我的答案是:不妨一试。我个人对美国两党并太上心,对奥巴马的医改进程也缺乏兴趣,但我喜欢看美国人谈论梦想时煞有其事的样子,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这是我做不来的事。我们惯于自嘲,对某种缄默也相当识趣,所以但凡看别人煞有其事,总是难免大惊小怪。
你不喜欢也没关系,起码我们的“僵尸逃脱指南”很好玩。作为最喜欢的类型片,它是我对电影《僵尸领地》上映的最好期待。
(原文见《先生读本》09年11月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