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继续红
文:张晓舟

仿佛是为全运会鸣锣开道,中国体育的两条大鳄互相咬了起来:袁伟民在回忆录中指责何振梁在申奥
过程中“不听招呼,自作主张,自行其是”的“消极行为”,而何振梁回击袁是在炒作。袁伟民随后希望媒体“不要炒作”,称他写书的目的是“让历史接近真实”。不管如何,这盘炒翻天的鳄鱼炒饭好吃极了。
我干女儿前几天也跟班上一女同学吵架了,起因是对方把粉笔和粉笔擦藏起来,不让人擦掉她写的黑板
报,也就是说要抢占舆论阵地。我干女儿正义凛然地怒斥:“有些人就喜欢炒作。”
从七老八十的人,到十岁小朋友,怎么开口闭口都是“炒作”?
我问:
“那她这么喜欢写黑板报,是不是想当班长啊?”这么一问,我便自讨没趣地接受了一个小学5
年级学生的民主教育,我干女儿指出:“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她,但她写黑板报是写给老师看的,因为班长都是老师内定的。”
天呐,小朋友不单爱说“炒作”,还知道“内定”!是否该恭喜我们已经成功培养出洞明世事人心的一代小人精?对此,我们是该说教还是苦笑?
而全运会最流行的词儿似乎就是“内定”。一位日报体育编辑告诉我:他们的全运会报道方向主抓丑闻。不报丑闻,难道成天报什么“我省健儿又添一金”吗?报纸又不是办给体育官员看的,再说奥运会金牌国宴都吃撑了,谁还喜欢啃全运会的骨头,成天盯着全运会奖牌榜能看出股市楼市走势吗?
全运会很大程度上是为各省体育局而办的,我们这些围观群众只能围观那些人以“国宴”的名义抢吃抢喝或坐排排分果果。全运会就是各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也是举国体制苟延残喘的输血管—很多人以为北京奥运之后举国体制应该完成历史使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不管如何千疮百孔沉疴在身,
“国家荣誉”、“地方荣誉”的鸡血以及金钱的血本还是能令全运会青春不老张牙舞爪。每日摊开报纸,看看内定金牌的丑闻报道旁那个奖牌榜,你会琢磨:把数十亿乃至百亿的人民币扔进这个小方块,这到底是在玩啥——是老百姓在玩还是在玩老百姓?
老百姓实在没地方玩。体育场馆进不去,公园要收费,稍有块空地就被地产商圈走了,连单位的篮球场都改成停车场。我在东大桥路走了10 0
米,就先后被三个兜售健身卡的大学生拦住——广告单上写着:告别亚健康,搏杀新职场。几亿亚健康,就这样举起了一个巍峨的体育强国。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今年在谈及他的体育规划时压根没提伦敦奥运夺金大计,他的宏伟目标是:让英国的学校孩子一周保证5
个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布朗承认眼下一周只有两个小时,有9 0%的学校能做到,虽然还差得远,但比起10
年前只有25%的学校能保证学生每周运动两小时,这已是巨大的进步。
但在中国,体育就是竞技体育,而不是“锻炼身体”,而全运会,当然是“全国运动会”而不是“全
民运动会”,“国”与“民”之间,当然是“国”说了算,国民也即纳税人的体育权利权作充公,他们似乎
要选派一些运动员来替他们进行体育运动。所以每当看到关于体育明星“无私奉献”的报道我就纳闷:无私奉献的难道不是纳税人吗?他们为了金牌、为了国家荣誉乃至地方荣誉,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体育权利。
我并没有贬低运动员、尤其是那些优秀的金牌选手的意思——事实上,他们中不少人也是受害者,某种意义上也被剥夺了体育权利,既然如此,让无聊的运动会变得妙趣横生的人,就不是金牌,而是金牌内定。相关责任人和官员一如既往地辟谣,一切当然永远都是“没有依据的猜测和炒作”。上次于芬对周继红私分侵占奖金证据确凿的举报都不了了之,这次老裁判关于跳水金牌全部内定的指证当然也会被弹压下去。
风继续吹,周继红还会继续红,举国体制依旧是祖国河山一片红,但是缺口已经打开,黑色的小点越来越大。瞧瞧网络的民意调查,绝大多数人选择相信那些“没有依据的猜测和炒作”,相信“金牌内定”的阴谋论。大家开始满腹狐疑地盯着赛场,搞不清那是国庆汇报表演还是体育比赛。
阴谋论肯定也可能会伤及无辜,可能会冤枉好人。但阴谋论如今在中国越来越盛行——不只在体育领域——仍然是历史的进步。我们都知道西方人、尤其是吃饱了撑的美国人最爱阴谋论,不管如何荒诞,形形色色的阴谋论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炉,乃至出书、搞研究协会、自成一派。这究竟说明美国神经病多、爱出风头的傻逼多,还是印证了一个社会的理性:人们始终保持对公权力、对权势必要的怀疑精神?阴谋论有助于促成社会共识的重建:那就是对危害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阴谋或阳谋的揭露和抵制。
不管是出来揭露周继红的这位曾任湖南跳水队总教练的那位老裁判,还是曾贵为中国体育掌门人的袁伟民,都对“中国体育阴谋论”的建立居功至伟。对于像他们这样已然退出江湖的人物来说,在乎的已不是权力纷争,而是历史荣辱。袁何之争看来迟早会被高层下令调停。何振梁尽可以个人名义回击,甚至可以告袁伟民诽谤,但他选择以自己担任会长的“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名义发函给出版《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的江苏人民出版社,指控对方“涉嫌损害国家荣誉及泄露机密”,又要求“立即停止发行该书”,却有上纲上线之嫌,虽然“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其语气却酷似宣传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似乎还在做借用公权力介入私人纷争的美梦。何振梁要么公开深入回应,要么与袁伟民对簿公堂,但以国家的名义来回击,实在太符合这位“中国奥林匹克之父”的爱国主义思路。幸好中国只有“泄露国家机密罪”,没有“损害国家荣誉罪”,幸好只是说对方“泄露机密”而谨慎地没有加上“国家”二字,总之袁何二老,看起来都在帮我们国家揪“国家的敌人”。
恍如隔世,又近在咫尺。
区别在于袁伟民和那位老教练老裁判都不愿把机密烂在肚里、带到坟墓里。刹时间中国体育鬼影重重,风声鹤唳,一集集体育版《潜伏》、《暗算》、《风声》在上演。
文革题材没法碰,没法拍《窃听风暴》那样的,但即使你把间谍片的背景通通打回到解放前,人们还是难免时刻联想到后来和现在,好比说晚清就像在说时事。间谍片的流行恰好说明了社会心理的重重纠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做真时真亦假,披着羊皮的狼和披着狼皮的羊面面相觑,每一只鸡都用黄鼠狼的眼光打量着其他的鸡。畅销书《潜伏在办公室》便宣称:《潜伏》并不是间谍片,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
潜伏在办公室,潜伏在体育场,潜伏在街头,潜伏在床上,似乎现在全国人民都不喜欢全国人民,全国人民都想暗算全国人民,危机在潜伏,命运被内定,社会有如人精训练营。大爱无疆的反面是阴谋论的流行。但还是把大爱无疆留给余秋雨,把阴谋论留给小民吧。阴谋论流行不是什么美好的事,但至少不是坏事,它至少可以多少遏制谎言和假戏的流行,尤其是以国家的名义制造的谎言、上演的假戏。
(原文见《时尚先生》09年11月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