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刘烨:七年之惑
编辑、执行/于蕾 摄影/张悦 视觉/马骥采访/沈多、彭杨
文/沈多 品牌提供/DIESEL 场地/ZACK IMAGE
孟京辉说刘烨,“即平静又狂躁,即害羞又无耻。”
他是天生的演员,还是个好强的不服输的演员。他会在记者访问的时候突然问:“你说,现在国内年轻男演员,如果排前5名,我能在里面吗?”没有自负的表情,像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的中学生那么认真、迫切和理所应当。
他承认自己“贪名”,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叫得出他的名字,他对自己在这个圈子里的地位看得很重,接到一个剧本,如果让他觉得是机会,能让他上一个台阶的,他轻易不会放过,尤其是电影。他深知在年轻一辈男演员里,观众的认知度上,他可能不及别人,但在电影这一块他是有优势的。“我老觉得如果这戏我不拍,肯定会找一个跟我差不多的男孩来拍,没准他就把我给替代了。我不想让别人去分占我的这块领域。”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最聪明的伪装就是没有伪装,这或许是与人对奕的最高段位。简单亦或复杂,跟他没关系,在于对手的思量。但刘烨在人际关系中所掌握的主动权和精准的分寸把握并不适用于情侣之间,“也许女人想要的和男人想给的,永远都有偏差。”
化妆台上放着蜂蜜水,他在新任女友的调教下越来越懂得爱惜自己和享受生活。
而如何经营一段长久的感情,却是他在30岁时的最大困惑,他越加慎重,不再轻言结婚,也不想去分析总结出一二三四五条守则,“情感这件事不能成为经验,它应该还是非理性的,冲动的。”
拍摄即将开始,他随便拣起一个铁箱做提举运动,他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在拍照时被要求脱掉上衣。在他可以接受的底线之内,基本上不会和你计较什么,就像这一刻,他对着镜子忽然微笑,一屋子的人不明所以,任他那诡异的忧伤气质弥散。刘烨的蛊惑,才将开始。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时尚先生》3月绿色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