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聂远专栏 |
我此时正在青岛拍戏《浮尘》,毛小睿是本剧的导演。虽然前后入行6年,用一句大家开玩笑的话来说,演艺生涯开始“奔十”,所见所闻所合作的导演也已经很有些数字,其中不乏长者前辈,以及值得敬佩和私下成为至交至亲的人,但毛小睿却在导演个人风格的道路上特立独行,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回想起来,与毛小睿认识不过2个月,第一次见面就是因为《浮尘》。我记得那时刚从横店老爷子的《天下》杀青,舟车劳顿,回京时已经是披星戴月,却正好有机会与同样忙碌得像超人一样的毛同志见面,坦白说,我是狠狠犹豫了一下的,但所幸应邀成行——不久前,有记者在探班片场时问及,你当初是怎么接下这部戏这个角色的呢?其实,坦白说,决定出演时我尚未看到剧本,单单只是因为毛小睿同志!此人与我年纪相仿,清瘦,光头,为了避免招摇过市,终年戴着棒球帽,单眼皮,笑起来眉眼全成线状,年龄锐减5岁,导演气势全无。毛导虽然已经转战电视荧屏,但大银幕的风格仍然显而易见,片场工作时少说话,可却非常有想法——我向来尊重认真的人,毛小睿是其中的佼佼者。
《浮尘》一共20集,我的戏份却有占有600余场,几乎贯穿整部戏的每一个镜头,我开玩笑说,如果将来观众终于忍不住转台,一定是看我到生厌的地步了!——戏份如此多,拍摄周期仍然不宽裕,每天都像在行军打仗,步履匆匆的往返于住地和片场,可是,毛小睿同志的风格却十分拧巴,认真与细致的作风丝毫不懂得见风使舵,于是制片人每每便在回放之时的惊喜与片场督导时的惆怅间徘徊,我的档期约满在即,已经开始倒计时,而戏份仍然有近200场,于是,制片人毕氏更加坐卧难安,眉头深锁,一副内心挣扎的样子,我亦不忍,于是自动提出减少戏份,当然几乎没有任何人响应我的义举,而迫于高压,毛导的手势和坐姿中都有渐渐了速度的痕迹,但只要一喊开机,全场鸦雀无声,此时的毛小睿最是“狠心”,波澜不惊,一丝不苟,其人名言:各司其职!虽然是同龄人,虽然在片场间隙也会打闹胡侃,但我对他心中却是暗暗佩服,都说人与人相处讲究缘分和磁场——我且不知道他心里如何定义聂远,但我心中却早已一厢情愿的认定我们必然是十分“对路”的了!
青岛如今早晚温差极其大,像是过着两个季节,夜戏若有外景,便是真正的“风口浪尖”,“骨感”的毛小睿同志仍是棒球帽的打扮,身上裹着羽绒服,有些头轻脚重,与演员对词说戏时一阵风来便忍不住跳来跳去的跺脚,脸上却仍然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模样极其怪异,而坐在监视器后面时又巴巴的伸着光秃秃的脖子恨不得钻进那个小屏幕中,终于有一天,毛导愤愤地说,太冷了,该留头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