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端与角端的传说

甪端与角端的传说
大漠行者张庆玉
我的强项有两个,一是学会了认识分辨真假,二是把我认为的真品征集购买收藏到手。
对于学问,我的办法就是举办展览,在展览中结识高手,结交真正喜欢收藏元青花的朋友,从他们中间学到新的知识,补充营养培养锻炼自己。
我的《元青花上出现“角端”紋》这篇感想发表后,不断有朋友来信交流,讨论应该是“角端”还是“甪端”的问题,我很有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闲话少说,赶快讨论“甪端”和“角端”的传说吧!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喜欢驯养异禽怪兽,在咸阳郊外围地千亩,筑“禽兽园”收罗珍禽异兽。一日,秦始皇临驾“禽兽园”观兽,忽对园官说:“朕想看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野兽,你们能捕得吗?”园官说:“不知其兽为何物,妄不敢言能捕之。”
“禽兽园”众官忙碌了几年。有一天,见到一头硕大的野牛临产,竟然生下一对独角怪兽,一雄一雌。其形怪异,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众官大喜,商量该起个名称,再向秦始皇报喜,最后定名它为角端。
秦始皇获报,随即带领宫中大臣赴““禽兽园””观怪兽。秦皇见到这对从未见过的怪兽,甚喜。问:“此兽何名?”园官忙答:“角端。”
可怜这批园官,不知偶得甪端之缘。不知异各动物杂交所得之仔,绝无繁衍能力。秦始皇等了五年,不见奏报甪端有后,就命,再不育出后代,一个月杀一园官。甪端得知此情,为不冤屈园官,于深夜,冲破禁锢,腾空向南方巡行。秦始皇得知此事,命御林军捕甪端,格杀不论。
甪端拼命逃命,途中刚想歇脚,因生相怪诞,招来当地人围观,不得不亡命而逃。甪端巡行到甫里镇郊的澄湖上空,见到湖水清澈,水波浩渺,丛泽流芳,奇丽秀绝,灵气郁盘,无长江之激浪,少太湖之广寒,便偷偷降落匿于湖中。当地人不但不追捕转观,反而为它们提供食物,在湖边搭了一个大棚让它们居住。甪端见当地人谆朴、善良、厚道,也就安心居在澄湖之畔。每当湖中发生沉船,有人落水,甪端就腾飞而至,背驮落水人送至岸上,又将沉船拖至岸辚。自从甪端来临,澄湖一带风调雨顺,少有天灾。后来,两只甪端死了。当地人将它们合葬在澄湖岸边。这就是最早的“角端”和“甪端”的传说。
录石雕甪端碑文:“甪端,传说中是一种神异之兽,吉祥之兽,日行一万八千里,懂得四方语言,知道远方之事。形如狻狁,专蹲风水宝地。”
甪端和麒麟是我国古代民间臆造的,流行于官场和民间的一对独角兄弟。在官方,它们象征光明正大。秉公执法;在民间,它们象征吉祥如意,风调雨顺。
《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记载:“行次东印度国铁门关,侍卫者见一兽,鹿形马尾,绿色而独角,能为人言,曰“汝君宜早回”。上怪而问公,公曰:“此兽名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解四夷语,是恶杀之象,盖上天遣之,以告陛下,愿承天心,宥此数国人命,实陛下无疆之福。”上即日下诏班师。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晚年称玉泉老人,
成吉思汗两次下诏请道教的丘处机来漠北传授长生不老的秘方,耶律楚材也为如何阻止大汗不要再往前打了绞尽脑汁没有良策,这个时候,攻打东印度铁门关却薛军将领回来报告,说在欧亚树林里看到了一种动物,描述长的什么样?好像还说了话,可汗立即召见耶律楚材询问情况,耶律楚材解释:这种动物叫角端,精通各种异语,日行一万八千里,有扼杀之象,它说了一句话“汝君易早回”,这是在暗示我们不要在往前打了。成吉思皇帝就是凭着这个信息,开始撤军返回漠北。
这个故事的流传并不广泛,元青花上绘画的到底是不是我们分析的角端呢?欢迎有这方面知识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