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中芭以芭蕾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纪念大师逝世400周年

(2016-03-16 18:35:19)
标签:

文化

中央芭蕾舞团

随着春意盎然的四月逐渐临近,整个世界都在为一个事件而瞩目,那就是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文学艺术界热情高涨地组织各种活动纪念大师的同时,中央芭蕾舞团将用芭蕾版本的莎翁代表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向这位人类文学史上的重量级人物献上崇高的敬意。

跨越时空的莎翁情结
公元1616年,西方历史上一位文坛巨擘与世长辞。400年后的今天,莎士比亚,这位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依旧以其无尽的魅力,为世人敬仰称颂。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中芭以芭蕾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纪念大师逝世400周年
“莎士比亚凌驾于所有作家之上,至少是超过所有现代作家,他是自然的诗人,为他的读者举起了一面生活和世态的忠实的镜子。”
——英国文学评论大师塞缪尔·约翰逊

莎士比亚出生于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统治下的伊丽莎白王朝,英国中部的斯特拉特福。1586或1587年他到了伦敦,当时戏剧正迅速地流行起来,他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最终成为剧院股东。在1590至1612的20余年里,莎士比亚共写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作品。他的戏剧大都取材于旧有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说,但在改写中注入了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戏剧人物性格复杂多样,社会生活图景五光十色,以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和哲理著称。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

多种形式的经典改编
在人类艺术史上,莎翁的作品不断成为其他艺术形式创作的题材与灵感源泉。从歌剧、舞剧、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到全新的现代诠释,都表明莎翁戏剧作品的无穷魅力。

“莎士比亚的剧不是被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古老对开本,而成了一个有生命力的、不断自我丰富的戏剧对话的场域”。
——歌德《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同为艺术大师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其歌剧作品如《麦克白》、《奥赛罗》、《法尔斯塔夫》到未完成的《李尔王》,无不流露出他对莎翁的无限热爱。在舞台之外,莎剧的身影也始终活跃在银幕上。改编自莎士比亚剧作的BBC历史剧《空冠王》(The Hollow Crown)是对莎剧的英式演绎和改编;而继1996年由好莱坞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主演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现代激情篇》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后,2013年新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再度被搬上大荧幕。《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也一次次被翻拍,成就了众多影史佳作。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中芭以芭蕾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纪念大师逝世400周年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
文学常常是芭蕾舞编导的灵感来源。在过去的200多年中,莎士比亚的名字一直与芭蕾舞剧联系在一起。从戏剧结构、诗意的情境到细腻的人物性格,甚至爱人间的亲密场面,这些符号特征与场景都非常适合于芭蕾的舞台表现,让众多编导为之激动不已。

“你必须理解莎士比亚的比喻,然后使它成为你自己的,希望与他一致的想法能够闪现。”
——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前艺术总监、首席编导肯尼斯·麦克米伦爵士

由莎剧改编的芭蕾名作中,《仲夏夜之梦》与《驯悍记》均取材于莎翁著名的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极具梦幻色彩,基于门德尔松的音乐,美国芭蕾编导大师乔治·巴兰钦于1962年为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81位舞者创作的他本人第一部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就是《仲夏夜之梦》。英国编导大师弗雷德里克·阿什顿于1964年为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创作了独幕舞剧《梦》。芭蕾舞剧《驯悍记》则出自编导大师约翰·克兰科之手,1969年由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首演,这部迥异于传统唯美芭蕾的舞剧被称为“芭蕾史上最成功的一部喜剧芭蕾”。此外,《奥赛罗》、《李尔王》等悲剧名著也曾被改编为经典芭蕾作品。在2014年中央芭蕾舞团《第五届芭蕾创意工作坊》中,中芭优秀编导费波编创的《哈姆雷特》取材于莎士比亚同名戏剧名著,成就了中芭“芭蕾创意工作坊”舞台上的又一部上乘之作。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中芭以芭蕾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纪念大师逝世400周年

芭蕾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
无论是作为文学名著还是芭蕾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作品之一。同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也是最早一批激发编导们进行改编的文学作品,其中的戏剧性、浪漫色彩以及悲剧性都极为适合芭蕾舞的表现。

19世纪初期,《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被改编为舞蹈。20世纪以来,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凭着对莎翁诗篇的理解,将19世纪末期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片断整合成了流传数代的全剧芭蕾舞音乐。1940年芭蕾大师拉甫罗夫斯基为基洛夫芭蕾舞团创作该剧,由伟大的芭蕾舞蹈家乌兰诺娃和瑟基耶夫领衔;编导大师约翰·克兰科于1958年首次为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改编该剧,1962年为他执掌的斯图加特芭蕾舞团重新创作了新版本。此外,1955年阿什顿为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创作的版本,以及1965年由麦克米伦编导、鲁道夫·纽里耶夫和玛戈·芳廷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在芭蕾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中芭以芭蕾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纪念大师逝世400周年

中芭的约翰·克兰科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央芭蕾舞团即将于今年4月20日在天桥剧场再次为广大芭迷献上约翰·克兰科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该版本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优秀,最完整且最具观赏性的芭蕾舞剧版本之一。作为克兰科的代表作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新古典主义芭蕾的杰作。1969年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第一次在纽约演出该剧时,《纽约客》的音乐与舞蹈评论家安德鲁·波特评论道:“克兰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精力旺盛、年轻气盛并且富有感染力的作品,用一种流利的、折衷主义的编舞来表述,并且极具现代元素的自由特征以及娴熟的戏剧刻画”;多伦多《星报》评论家威廉·利特尔顿在观看了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的演出后写道:“如此容易解读的戏剧应该归功于编导的直觉和灵感,在舞剧中演员们不仅是用身体在跳舞,而且是在述说。”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中芭以芭蕾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纪念大师逝世400周年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中芭以芭蕾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纪念大师逝世400周年
中芭自2006年首演该剧之后,时隔10年,再次将这部改编自莎翁名著的芭蕾经典搬上舞台,观众们将在4月20日至24日的演出中再度领略到编舞大师克兰科在塑造细腻的情感、清晰的戏剧结构以及双人舞编排上的卓越天赋和深厚功力。同时剧团还将在天桥剧场举办“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展览及系列活动,在缅怀大师的同时和观众们一道领略莎翁作品的艺术魅力。
足尖上的莎士比亚——中芭以芭蕾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纪念大师逝世400周年
莎士比亚的戏剧为舞蹈世界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丰富的变化,著名戏剧家本·琼斯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莎翁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连同诗意的戏剧美感,将在人们不断的演绎、解读和重塑中永葆生机。

撰稿:马小然/审稿:李迎辉、孙元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