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共筑鹤舞魂”——《鹤魂》系列专访之张艺

标签:
娱乐文化中央芭蕾舞团 |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我们交响乐团进入《鹤魂》比较早。从乐团得知这个消息开始,大家就已经蓄势待发,以最饱满的姿态去迎接这个任务。
在音乐创作的时候,我会根据自己多年的指挥经验给作曲家沈逸文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在调性上、在个别的配器上。他会很快地掌握音乐形象,在他认可的地方迅速做出调整。所以,《鹤魂》的音乐从调性和配器上来说还是显得很丰富。
在编创过程中,沈逸文的音乐写出来多少,我们就录多少,以便让演员和编导能快速进入编舞和排练。大段的录音,我们一共录过三次,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越来越欣喜。刚开始的时候,录了一幕开始的毕业典礼、二幕的开头和小鹤等段落,当时就觉得很形象。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次录音。这次录的有《惜别双人舞》和《五人舞》,录完之后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第三次录了包括“暴风雪”等段落,尤其录到了二幕后半部分的时候,我觉得把梦娟牺牲以后对她的怀念、《安魂曲》和后面升华的部分联合起来会比较精简。最后,沈逸文也做到了。总体来说,《鹤魂》的音乐还是很震撼的,是充满了希望和正能量的音乐!
在近期《鹤魂》的排练过程中,我们把音乐从头到尾进行了联排。这有利于演奏员们从音乐形象上有一个整体的连接感。还有,当我把哪些地方是表现毕业的、哪些地方是表现爱情的、哪些地方是表现鹤的跟乐团成员讲完之后,他们表现出来的音乐性和与舞蹈的贴切程度就比录音的时候还要更上一层楼。
在有些问题上,我和沈逸文沟通了很多次。虽然他在美国,但是我们用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了多次的沟通,甚至假期的时候我们都在视频,就是为了我们的音乐能更加顺利。
看完8月29日《鹤魂》第一次联排之后,我有几点感触比较深。第一,这次的工作程序特别好。先有音乐,然后根据音乐来编舞。这次我们年轻的编导把音乐吃得比较透。有的地方还出乎了我的预料之外,非常惊喜!第二,从沈逸文的音乐本身来说,他在自己的创新中吸取了很多浪漫派音乐的元素,而且当音乐录完交到编导手中的时候非常适合舞蹈。这也秉承了我们中央芭蕾舞团艺术上的一个标准和方向:音乐和舞蹈一定要完美结合。第三,对乐团来说,如果是5年前沈逸文问我音乐该怎么写的话,我可能会有一些设定。但这次,我特别自信地说,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怎么写,我们就怎么演。这也是芭交音乐会开了8年来的自信。
在9月23日《鹤魂》首演之前,正好有三台音乐会。音乐会是最滋养乐团的,能让乐团整体到达最佳状态。所以,从音乐的角度来说,当大家把状态都调整到最佳的时候,一定会以最饱满的情绪将《鹤魂》展现在舞台上。
采访、撰稿:邱爽/审稿:孙元娜/摄影:时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