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你心 蓝色狂想——记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周末音乐会

标签:
娱乐文化中央芭蕾舞团 |


8月30日10:30以“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为主题的周末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中央芭蕾舞团首席指挥张艺携乐团音乐家们为观众倾情呈现了一场耐人寻味的视听盛宴,为国家大剧院推出的旨在“演讲结合、赏析并重”的周末音乐会增添了隆重之意。
音乐会在首席指挥张艺的细致而精彩的讲解中拉开序幕,芭交音乐家们忘我投入的演奏状态让在场观众热情地鼓掌和欢呼,音乐会的气氛被推向高潮。
谈到20世纪现代音乐的传奇人物,人们会想到被誉为“音乐界的毕加索”------伊戈尔·菲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他的一生与三部芭蕾舞曲密不可分------《火鸟》、《春之祭》、《彼得鲁什卡》,除了这三部广为流传的惊世之作,其代表作品还有《夜莺之歌》、《婚礼》、《浪子的历程》等,这些作品也是音乐会上长演不衰的经典。
不同以往,
人们提到爵士乐时,首当其冲的会想到“即兴演奏”是其最大特点,演奏中强弱拍倒置,采取连续切分音的手法,使节奏变化无穷,音色上富有戏剧性,激烈而又深沉,优雅而又伤感,再多一些摇摆风情,令人愉悦而舒畅。创作于1924年的《蓝色狂想曲》就带有这样的格调,它出自美国伟大的民族音乐家,美国现代音乐作曲家、钢琴家------乔治·格什温。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创作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带着轻松幽默的“爵士风”走入了人们的听觉世界,也是二十世纪最受人喜欢的音乐作品之一,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无论是从音乐题材、结构、主题,还是曲中爵士音乐和古典音乐的结合都体现格什温创作风格,以及运用音乐素材的独特性,使乐曲在风格把握和演奏方法上与古典或浪漫时期的作品有所不同,因此作为“都市一族”能在现场感受这部经典,会给人别具一格的体验。
音乐会中,来自瑞士华人青年钢琴家赵梅笛与中芭音乐家们默契合作演绎这部“蓝色经典”,音乐家们对曲目出色的把握给音乐会增添了更多亮点和看点。来自朝阳区的周女士说:“以前听音乐会只看艺术家们整齐划一的演奏,今天第一次感受《蓝色狂想曲》这样“会呼吸”的音乐,多了鲜活的气息,像是被音乐旋律滋润了,感觉很舒畅。”
最后,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的音乐家们返场加演了振奋人心的《黄河》第四乐章,用艺术的形式诠释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曲集合了音乐听觉震撼、鲜明舞蹈形象、深厚文学底蕴的旋律,让壮阔激昂的爱国情怀直出人心,为音乐会铺上圆满的基调。
关注中芭,关注芭交,感受艺术正能量!
撰稿:朱小凤/审稿:孙元娜/摄影:韩军




